健康養身★走路「卡檔」、愛愛喬姿勢…4徵兆確認妳的小陰唇過長或太厚了嗎?

妳私密處的翅膀長得美不美呢?由於形狀的關係,女生小陰唇常被比喻成「蝴蝶的翅膀」,一般人在活動時通常不會明顯感覺它的存在,但婦產科醫師提醒,如果發現經常有走路時拉褲底、性愛疼痛需喬姿勢等情況,可能代表小陰唇過長或太過肥厚了喔!

走路「卡檔」 愛愛喬姿勢…4徵兆確認妳的小陰唇過長或太厚了嗎?

對女生來說,小陰唇是保護私密處的守門員。正常情況下,當雙腳併攏時,位於陰部內側的小陰唇會自然合攏,完全蓋住陰道口和尿道口,保護這2個部位免於因摩擦而受傷和疼痛,也可降低外來感染風險。不過,如果小陰唇太長或過肥,這些保護作用就會「破功」,並且引發諸多的生活不便和健康問題。

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有小陰唇太長或肥厚的問題呢?婦產科醫師曾郁文分析臨床個案,且提醒女性朋友若有以下4種情況的其中1種或合併多種,都代表可能有小陰唇太長或肥厚的問題。

走路「卡檔」 愛愛喬姿勢…4徵兆確認妳的小陰唇過長或太厚了嗎?

小陰唇過長和肥厚經常合併發生,患者最常見的困擾就是褲子「卡檔」導致私密處摩擦疼痛。

徵兆1/走路或運動褲子老是卡檔

小陰唇過長和肥厚經常合併發生,患者最常見的困擾就是走路或運動時「卡檔」,內褲直接與陰部內側組織、小陰唇摩擦,造成疼痛不適,必須經常拉褲子以減少摩擦刺激。

近年運動風氣盛行,女性服裝也偏愛緊身版型,臨床就有許多女性抱怨,每次穿上較貼身的瑜珈褲、壓力褲、車褲或潛水衣做運動,私密處就特別疼痛,常常被迫運動中斷,或者一邊運動,一邊尷尬地拉褲底。

另外,坐著時或從事飛輪、單車等坐姿運動時,也很容易因小陰唇太長外凸而壓迫和摩擦,導致疼痛不舒服。

走路「卡檔」 愛愛喬姿勢…4徵兆確認妳的小陰唇過長或太厚了嗎?

小陰唇過長和太厚不是疾病,但若已對生活造成不當的影響,目前可透過私密處整形手術而改善。

徵兆2/嘿咻老是不得不喬姿勢

小陰唇過長的女性朋友,在和伴侶進行「活塞運動」時,小陰唇常常會被捲進陰道中造成不舒服或疼痛,使得性行為不得不中斷,重新調整姿勢,將不慎滑入陰道的小陰唇拉出來後再繼續。這種情況如果長期不理會,性生活滿意度下降,兩人的親密關係可能也會亮紅燈喔!

徵兆3/私密處常飄異味

小陰唇過長,經常會造成經血、尿液和白帶卡在皺褶中,導致悶濕、搔癢,甚至因此更容易感染細菌,產生異味,且導致白帶的情況越發嚴重。曾郁文醫師分享,曾經就有1名患者因小陰唇太長,白帶情況嚴重到每天洗澡時,必須仔細地翻開每一處陰部皺褶,再用棉花棒徹底清除掉白帶累積的垢。

徵兆4/站立時私密處外型如球

一般來說,女性朋友站著時,私密處不會有明顯外凸的形狀。但有些年輕女生會覺得奇怪,怎麼每次穿上泳衣,「小妹妹」就變成一坨很明顯的存在,就像男生一樣,有礙觀瞻。其實,這很可能就是小陰唇肥厚所導致。

小陰唇太長或肥厚,與太早發生性行為無關

為什麼小陰唇會有過長或肥厚的問題呢?曾郁文醫師表示,許多人猜測,發生性行為的年紀太早,或者從小練芭蕾舞造成私密處太早太常受摩擦,是可能的原因,事實上,這都是錯誤的觀念。目前醫學認為,先天因素仍是造成小陰唇結構異常的主要原因,但此情況不一定會遺傳;另外,少數研究認為,體內雄性激素較高的人,「可能」較容易刺激小陰唇長大或變厚。

曾郁文醫師強調,女生發生小陰唇過長和肥厚是很正常的事,「它們都是症狀,不是疾病」,因此,不一定要治療。不過,如果小陰唇過長和太厚的情況已經對生活造成私密處摩擦疼痛、反覆感染等影響,建議還是盡快尋求婦產科醫師的協助,適度透過小陰唇修整手術改善。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635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據統計,國內每個月平均有1000戶寄養家庭提供服務,卻有超過1600名兒童需要寄養家庭,導致許多孩子等不到寄養家庭;家扶基金會今年預計招募1314戶寄養家庭,共同守護無助寄養童一生一世的幸福。家扶基金會執行長何素秋指出,近5年招募寄養家庭日趨困難,每年雖平均有600戶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日前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的86歲陸客,來台旅遊數日密切接觸者包括家屬、導遊、醫護人員與同病室病患,共6人曾出現上呼吸道症狀,檢驗結果今日出爐,都呈現陰性反應,排除感染流感。其他55名密切接觸者則給予預防性投藥,並自主健康管理14天。疾病管制署指出,中國大陸江蘇省常州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常吃零食取代正餐,體重卻不增反減?一名25歲妙齡女子因經常面色偏白、下巴長青春痘、體型偏瘦腹脹、每天早上感覺背部疼痛、刷牙時會有嘔吐感、經常有泛酸問題、且體力很差、總是睡不好、還有便秘而就醫,經中醫師進一步詢問,才得知該名女子因工作繁忙,常不定時吃飯,就算吃也只吃幾口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感冒吃藥,嘴唇卻起水泡?小心可能是藥物過敏!今年39歲的馬先生在去年11月初時,因輕微感冒由家人陪同至中醫門診就醫,沒想到晚上服用了中醫師開的藥以後,隔天早上嘴唇竟腫起水泡,原以為只是唇皰疹,後來經藥師進一步詢問中醫師後,才發現原來是藥物過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