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走路老掉鞋、洗澡腳趾麻 罕病婦挨4次刀「神經像麵線糊」

▲罹患罕病後,吳女士重持畫筆創作忘卻身體苦痛,並找到生命意義。(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走路鞋子常掉落、洗澡時腳趾發麻,竟是罕病在作怪!60歲的吳女士從6年前開始,陸續出現上述症狀,前後就醫開刀4次,症狀仍不見好轉,後來才確診是罹患罕病「脊髓空洞症」,世界一度只剩下臥室到廁所的距離而已,靠著重拾畫筆創作,病床上的她有了新的力量,奇幻畫風更被譽為「台版畢卡索」。

回憶發病之前,吳女士說,自己就經常在家拖地跌倒,不過,起身後並不覺得疼痛,便不以為意,直到6年前症狀惡化、痛得難以忍受,緊急安排了治療開刀,這才確診為罕見疾病「脊髓空洞症」。

亞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表示,吳女士日前因為脊髓積水壓迫胸椎,導致呼吸困難,幾乎要放棄創作,轉向院方求助,因此立即安排開刀,不過,受限於她先前接受多次手術「神經已像麵線糊在一起」,歷經8小時,才終於將逾80條神經逐一剝離,並保留血管。

手術後,吳女士隔天腿部力量和痛覺恢復,搭配中醫針灸治療,兩周後已可拄拐杖行走。

林志隆強調,脊髓空洞症診斷不易,且治療相當困難,提醒民眾只要出現手腳痠麻、四肢無力、行動困難等症狀,務必立即赴醫檢查;術後有8成患者症狀可趨於穩定,但醫師建議仍要長期追蹤檢查,才能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近期國際伊波拉病毒感染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西非感染國家幾內亞與賴比瑞亞的新增病例趨緩,但壞消息是獅子山持續增加,馬利也因境外移入個案及傳染給他人,使得疫情升高。但一大好消息是,科學家發現一種可以早期偵測與伊波拉類似病毒的方法,代表對於伊波拉也有機會在人們還沒有發病時,就可以早期發現是否感染...

閱讀詳情 »

盲腸發炎割掉了,怎麼肚子又開始痛起來?原來是憩室發炎。不過醫師提醒不可輕忽憩室做怪,因為第一次發作整體死亡率就達到 5%,病情較嚴重的死亡率也能高達 20%。 大腸穿孔嚴重併發腹膜炎敗血症 書田診所肝膽胃腸科主任醫師邱展賢指出,憩室是指黏膜由腸壁較薄弱的地方向外膨出,形成腸壁的囊狀突起,大小從幾公...

閱讀詳情 »

令人聞之色變的阿茲海默症,科學家或許已經找到了病因,但現在還沒有可行的療法,不過若是能在病發前十年就知道,你可能還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科學家目前已經研發出透過抽血檢查的方式,在阿茲海默症病發前就找到誰可能是未來的患者,準確率不但達到百分之百,甚至可以預測未來十年內是否發病。 有影!百分之百有效 ...

閱讀詳情 »

由於不僅台灣南部登革熱疫情大爆發,世界各國如日本、中國、東南亞等地流行區域有擴大趨勢,政府單位計畫在南台灣成立登革熱防治研究中心,進行研究、防治等相關工作,預計 2015 年可望成立,目前高雄醫學大學已表達高度興趣,正由主管機關進行行政作業中。 疾病管制署表示,由於全球登革熱疫情嚴峻,中國大陸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