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起床就吐血 肝腫瘤壓破血管才知罹癌

起床就吐血 肝腫瘤壓破血管才知罹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年約五十多歲男子,連日來高燒、腹瀉不斷,大小醫院看遍,做了全身檢查,仍找不到病因能夠加以治療。某日清晨起床後竟然吐血,送醫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肝臟後方長了一顆腫瘤,而且已是肝癌末期。

成功大學醫學院李伯璋教授表示,肝臟是無聲的器官,在生病初期無任何疼痛或不適的徵狀,所以許多人忽略了「自己已生病」的警訊,到了末期出現腹痛、體重下降或食慾不振才來就醫。此病例較為特殊,病患的腫瘤長在肝臟後方,所以在生病初期時,未能發現已罹癌,導致錯過治療或換肝的時期,直到腫瘤大過於肝臟時,才被檢查出來。

李伯璋教授表示,此名病患罹患肝癌外,同時還罹患了猛爆性肝炎;猛爆性肝炎是指短時間內發生嚴重的肝臟機能喪失的急症。一般來說,此類患者癒後較不佳。病患為B肝帶原者,所以當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病毒活化,肝臟就發炎了;至於病患為何會吐血?李伯璋解釋,是因為腫瘤已經大到壓破血管,導致病患姿勢改變,內出血就湧出。

此病患的生命在發現罹癌一個月後走到盡頭;李伯璋教授建議,目前針對肝癌的最佳治療方法,仍以肝移植為主,而且是越快進行手術越好,根據統計指出,接受肝移植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有九成以上;而捐贈者在捐贈前會由醫師做周全的檢查,評估是否能進行肝臟捐贈,所以捐贈者也無須擔心捐贈後是否由「捐贈人」變成「病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8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世界各地,電子菸越來越盛行,但對於抽菸的人、一般社會大眾或青少年來說,電子菸到底是好是壞,還是很有爭議。 美國過去原本對電子菸採取開放態度,但後來發現,電子菸逐漸成為青少年、小朋友的「入門菸」,因此逐漸轉向嚴格管制。英國的態度就不一樣了,英國政府在2015年一篇報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銀髮族若是發生跌倒意外,往往會影響健康至鉅,有人因此而造成骨折,更嚴重的可能撞到頭部造成腦震盪或是腦出血,進而增加死亡機率。雖然跌倒因素眾多,但是也別忽略藥物的副作用;藥劑師即提醒,容易讓人想睡覺、意識昏沉、肌肉無力的藥物,最容易讓銀髮族發生跌倒意外,家人要特別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正面臨「血齡斷層」!國內最新統計,15年來,年輕族群捐血量銳減一半,主因就是捐血主力群族老化,加上年輕人血源逐年減少。為此,台灣血液基金會與LINE宣布推出「愛捐血」LINE官方帳號,讓更多年輕潛在捐血人認識捐血,進而增加捐血意願,減緩血齡斷層的危機。 年輕人不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0多歲的吳先生,6年因太太巴金森氏症造成腦幹退化,從此生活無法自理,都要由他人負責照顧,吳先生決定提早退休全心照顧太太;但不知如何照顧卻造成症狀惡化,吳先生也一度累倒了。 延誤就醫 疾病惡化 吳先生說,得知太太罹病後,四處就醫尋求協助,包括中醫、西醫、坊間偏方全都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