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起床就吐血 肝腫瘤壓破血管才知罹癌

起床就吐血 肝腫瘤壓破血管才知罹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年約五十多歲男子,連日來高燒、腹瀉不斷,大小醫院看遍,做了全身檢查,仍找不到病因能夠加以治療。某日清晨起床後竟然吐血,送醫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肝臟後方長了一顆腫瘤,而且已是肝癌末期。

成功大學醫學院李伯璋教授表示,肝臟是無聲的器官,在生病初期無任何疼痛或不適的徵狀,所以許多人忽略了「自己已生病」的警訊,到了末期出現腹痛、體重下降或食慾不振才來就醫。此病例較為特殊,病患的腫瘤長在肝臟後方,所以在生病初期時,未能發現已罹癌,導致錯過治療或換肝的時期,直到腫瘤大過於肝臟時,才被檢查出來。

李伯璋教授表示,此名病患罹患肝癌外,同時還罹患了猛爆性肝炎;猛爆性肝炎是指短時間內發生嚴重的肝臟機能喪失的急症。一般來說,此類患者癒後較不佳。病患為B肝帶原者,所以當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病毒活化,肝臟就發炎了;至於病患為何會吐血?李伯璋解釋,是因為腫瘤已經大到壓破血管,導致病患姿勢改變,內出血就湧出。

此病患的生命在發現罹癌一個月後走到盡頭;李伯璋教授建議,目前針對肝癌的最佳治療方法,仍以肝移植為主,而且是越快進行手術越好,根據統計指出,接受肝移植病人的五年存活率,有九成以上;而捐贈者在捐贈前會由醫師做周全的檢查,評估是否能進行肝臟捐贈,所以捐贈者也無須擔心捐贈後是否由「捐贈人」變成「病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80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母親節將至,家扶基金會按照往例舉辦「全國自強母親表揚」活動,今年從 2萬8千多戶扶助的家庭中,遴選出24位自強母親。其中,不乏經歷家人死亡、遺棄、重病,甚至遭受家庭暴力、背債等困境,或是姑代母職、姨代母職,以及即使年事已高,仍要承擔養育孫子女的責任的隔代教養家庭;但她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打破膽固醇的錯誤3迷思隨著國人對於自身健康的重視與相關健康檢查的普及,在臺灣,「膽固醇」這個名詞大家耳熟能詳,甚至成了大家見面時最常談論的話題之一。大家在網路上、電視節目、許多的健康食品宣傳中,常常聽到不同的說法、甚至互相矛盾的資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氣喘合併鼻竇炎 吸不到氣頻頻送醫!有位45歲的黃先生(化名),多年來飽受氣喘合併鼻竇炎之苦,半夜常睡到一半吸不到氣而睡眠中斷,出門都要戴口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黃先生去年接受完鼻竇炎手術後,以為可以改善症狀,沒想到寒流一來,氣喘頻頻發作,每個月要就醫拿藥。最近半年更因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位94歲的阿嬤,不僅個性活潑,且喜愛戶外運動,行動更是自如,根本看不出她的年紀,更無法想像她曾因「失能」而過著與輪椅為伍的日子。她在88歲時發生髖骨骨折,經開刀治療後,隔年竟又再度骨折,在轉介進行全面性的檢查後,才知道原來阿嬤早已是「行動障礙症候群」的ㄧ員!行動障礙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