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趁年輕「存骨本」 這樣做能延緩骨質疏鬆發生13年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般人都知道要預防骨質疏鬆症上身,「存骨本」的重要性,但一般人較不知道的是,國健署提醒,如果父母曾發生過骨折,尤其是髖骨骨折,那麼個人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也會提高,得從年輕時就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及健康均衡飲食,要運動、不要熬夜,以避免骨骼變脆弱,影響生活品質。

小美(化名)的母親已經68歲了,年輕時因為工作忙碌,經常應酬喝酒,三餐也不定時,加上不注重健康飲食觀念,沒足夠的時間運動,前一陣子洗澡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造成髖骨骨折,緊急入院開刀,才知道早已經有骨質疏鬆症,而醫生也對小美耳提面命相關風險也可能發生在她身上。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組長陳妙心表示,骨質疏鬆症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可能只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外觀變化,許多民眾多不以為意,把它當成老化現象,但只要一跌倒,或是突遭過猛外力,就可能造成骨折。

根據國健署2015到2018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50歲以上民眾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量測其骨質密度,隨年紀增加、骨質疏鬆症者也隨之增加,且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尤其,75歲以上,每5個人中就有1個人有骨質疏鬆症。

依據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指出,只要能夠在年輕時期多增加10%的骨密度,就可以使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延緩13年。因此,國健署強調,在各年齡層階段都該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來維持骨骼健康,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的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等食物,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黑芝麻以及深綠色蔬菜,同時,戶外活動曬太陽來活化維生素D及促進鈣質吸收,負荷運動樣樣不能少。

另外,服用類固醇藥物者或停經後婦女、卵巢切除或45歲之前提前更年期的女性,更應要注意自身骨骼健康,避免骨骼變得脆弱。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巨瘤吃掉半張臉 菲男跨海來台9次手術「變臉」重生

新北樹林登革熱群聚出現無症狀感染者 曾遭菜園蚊子叮咬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廖笠維/台北報導 今年在COVID-19的影響下,台灣的醫藥科技研發能量,永信集團專注本業重視研發、堅持品質,行有餘力積極回饋於社會公益。尤其,厚實國內醫藥科技研發工作、鼓勵醫藥科技人才之發展,漸漸在國際間嶄露頭角。 本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延續此優良傳統,經初、複審之嚴謹審查...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杜亞穗/台北報導 小腹總是多數人難以消滅的部位,為了達到自己夢寐以求的身形,會以運動和重量訓練方式維持體態,通常小腹是最容易堆積脂肪,同時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的風險,不想成為小腹婆,World Gym Blog列出一些惡習,請你誠實檢視,戒除惡習、就能重塑平坦小腹。 姿...

閱讀詳情 »

鐵是造血的重要營養素,對身體不可或缺,但飲食中選哪些食物更能有效補鐵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孫兆良營養師表示,鐵質來源主要有「動物性」與「植物性」兩類,通常動物性鐵質較容易被身體吸收,是比較好的補鐵來源。然而,孫營養師也叮嚀,素食者除了建議多留心鐵質攝取外,也要避免與茶、咖啡共食以免阻礙鐵質被腸胃吸收的...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持續蔓延,日本今日暴增41起武肺死亡案例,創下單日死亡新記錄。值得一提的是,大阪府今天再增318人確診,這也是當地第10次單日超過300人。根據《NHK》報導,日本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稍早結束與日本首相菅義偉的會談,預計晚間將召開記者會,呼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