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超早產寶寶 腦性麻痺風險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超早產寶寶 腦性麻痺風險高

早產兒晴晴的母親患有子癲前症,產檢發現胎盤血流功能異常,住院治療期間胎兒心跳不穩定,通盤考量母嬰安全的情況下剖腹生產,晴晴出生週數24週,體重僅有370公克,住院期間歷經插管治療、肺部出血、視網膜病變、腸胃道蠕動異常等早產兒常見的併發症後,住院117天回家,4個月大時晴晴已成長至3,500公克。

每年約3,000名極低體重早產兒死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早產兒數量達1,500萬,約占所有新生兒的1成,其中「早產」是8成新生兒死亡的主因,台灣每年約有近20萬名新生兒,以目前新生兒死亡率(指出生後28日內死亡者 )20‰而言,每年約有4,000名新生兒死亡,其中「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就佔了75%以上,即每年約有3,000名極低體重早產兒死亡。

28週以上早產兒 存活率已達95%

妊娠週數28 週以上的早產兒,目前存活率多已高達95%,併發症少,且長期的神經發展接近正常,因此,醫療先進的國家,都將醫療照護重心放在小於 28週的「超級早產兒」,目前先進國家出生時妊娠週數 23~24 週的早產兒,存活率可達60%,25~26週的存活率約達75%。

「超早產」 腦性麻痺、智障風險高

台灣早產兒醫療訓練中心,501~750公克的早產兒存活率約60%~70%,751~1000公克的存活率約85~90%,需要注意的是「超早產」往後發生腦性麻痺、智障、聽障或視障等後遺症的風險較高,23週者有40%的風險,24~25週者則大幅下降為16%。

早產兒併發症 恐造成死亡威脅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表示,超級早產兒面臨的併發症很多,如呼吸窘迫症、腦室內出血、腦室旁白質軟化症、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敗血症、肺支氣管發育不全、視網膜病變、聽力障礙、疝氣等,這些併發症都會造成早產兒面臨死亡的威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劉伯伯因急性腦中風導致三度中風入院治療,因左側無力甚至一點知覺都沒有,日常活動時需家人協助移動身體,大部分時間都依靠輪椅或臥床,在醫師建議下,在復健治療過程中配合血管雷射輔助治療,治療後發現患者夜間睡眠品質改善,按壓左手也開始有麻麻的感覺,持續進行30次治療後,左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我的孩子需要剪舌繫帶嗎?」隨著年紀漸長,兒童臭乳呆的狀況若一直沒有改善,說話依然口齒不清,有些家長會帶著孩子到醫院評估發音,其中最常詢問語言治療師的問題便是「剪舌繫帶」與發音到底有沒有關係。然而語言治療師提醒,剪舌繫帶不一定能改善構音異常問題,民眾可別亂嘗試。 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讓世界變得再更靠近一點,5個叮嚀讓生活變得更溫暖。兒童、青少年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感。一份「兒童青少年聯繫與情緒相關現況調查」發現,44.3%的兒童青少年心中都有很想念或覺得重要但沒有聯繫的人,每當想起那位想念或重要的人,1/3的受訪者覺得「快樂」。 兒童青少年較難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75歲女性為第二型糖尿病的病患,併有中風病史,左眼視力約因右側臀部膿瘍併疼痛3個星期來院求醫,時有發燒和畏冷情形(敗血症)。經外科醫師切開引流手術後,沒想到眼睛疼痛感及視力模糊越加明顯。會診才發現是內因性細菌眼內炎併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馬上接受眼科手術,清除眼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