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越「癲」峰(三)─癲癇可治癒 腦部免病變

超越「癲」峰(三)─癲癇可治癒 腦部免病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突破傳統框架 癲癇團隊整合專科
施養性主任指出,一般而言,癲癇手術術前有三階段評估,第一,非侵入性腦坡檢查;其次為顱內侵入性腦波檢查與電刺激功能評估;最後為手術中即時大腦皮質腦坡檢查。整合各項專科的目的在於打造最適合患者的手術計畫,打到最好的預後
完整醫療團隊 精通各式手術
目前,臨床上癲癇手術可分為切除性手術、放射性手術、中斷性手術與神經調節術。所謂的切除性手術,又細分為:
一、前顳葉切除術:此手術可使癲癇消失率達80%。
二、選擇性杏仁核海馬迴切除術:適用於外側顱葉正常的病患,有點在於可保留人生記憶。
三、顳葉外皮質/致癇病灶切除術:將致病的病灶切除,如,皮質發育不良、腫瘤或血管異常,合併利用顱內電及找出致癇區後一併切除。
四、大腦半球切除術:適用於嬰兒性偏癱,切除大腦半前後可控制癲癇發作,效果極佳。
放射性手術,即加馬刀放射手術。而中斷性手術,一般是用來作為不能接受切除術的病患的代替性療法,侷限癲癇的影響範圍,減少發作的機會產生,包含胼胝體切開術與軟腦膜下多處迴切開術。最後,神經調節術,是無法接受切除或中斷性手術的頑治型癲癇患者的一線生機,利用迷走神經刺激術或腦深部電刺激術,可減少癲癇發作。
幼兒發展關鍵期 積極治療避免腦部病變
施養性主任提醒,兒童時期是腦部發展的關鍵期,積極治療不但有機會免除病魔折磨,並可避面日後認知功能退化與腦部病變;反之,若是不在此時期治療好,容易產生腦部病變,可能出現認知功能退化、行為異常、精神疾病等。
走入民眾 只為消除汙名化
除了積極參與研討會之外,施養性主任與其團隊更走入群眾,直接面對民眾做衛教服務、演講,施養性更說,這些都是為了要關懷病患的心理層面,都是因為社會異樣眼光造成這些小病童不易與人接觸。未來,施養性與北榮癲癇團隊希望能建立癲癇資料庫,以此收集病患手術後之剩餘生物檢體作為研究使用;同時,栽培更多的癲癇內外科醫師、持續引進最佳的醫學治療,給小小病患一個嶄新的未來。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2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5歲的鄭伯伯,從22歲時染上菸癮,每天都抽半包菸,菸齡長達近40年,雖然曾經想戒菸,但都以失敗收場,直到16年前,他突然走路喘不過氣,時常咳嗽咳到呼吸困難,才決定戒菸,易喘的情形也逐漸改善;但戒菸後,體重逐漸上升,氣喘的情況又復發,以為是胖了容易喘,但健康檢查竟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身受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所苦的嘉嘉(化名),結婚三年以來,一直努力想要懷孕,卻遲遲沒有下文;她直到今年,才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世代生殖醫學中心,經過一連串量身打造的個人化療程,終於在十月初,經由腹部超音波掃描,嘉嘉看到了小小的身軀及不斷揮舞的手腳,一個新生命的育成...

閱讀詳情 »

英國婦人Joanna Cartwright平常就有在使用衛生棉條的習慣,然而,這次使用衛生棉條竟然讓他差點喪命! 當時這名婦人竟然出現全身癱瘓,內臟衰竭的症狀,身上幾乎8成的皮膚以及指甲都脫落,雖然最後她逃過鬼門關,卻也喪失記憶。 根據醫生診斷,這名婦人是罹患了「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併發腦膜炎,Car...

閱讀詳情 »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忙著上班,忙著上學,忙著賺錢,忙著休閒,在忙碌中。「一次性用品」越來越受到青睞,甚至在機關食堂,也有許多人使用「一次性碗筷」,用完就扔,連洗碗的時間都省下了。不僅有碗筷,還有「一次性飲料杯」、「一次性內衣」、「一次性相機」,一次性用品的隊列越來越長。 越來越多的「一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