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預測子宮頸閉鎖不全 降低早產風險

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預測子宮頸閉鎖不全 降低早產風險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許多原因都有可能導致孕婦早產,其中妊娠第2孕期常見的「子宮頸閉鎖不全」卻是發生早產的隱形殺手。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以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觀察第1孕期子宮頸的結構,預測準媽咪發生無痛性子宮頸口擴張造成早產的機會,分析成果已發表於北歐婦產科權威期刊。


子宮沒收縮寶寶卻提早報到 原來是子宮頸閉鎖不全


曾小姐第1胎懷孕22週時,沒有感覺明顯的子宮收縮,但超音波下子宮頸長度已經變短,轉診到醫學中心經由陰道擴張器檢查,發現子宮頸口已開4公分,經由緊急子宮頸縫合手術和安胎治療,努力撐到33週,還是提早破水生產。


許多早產媽媽都和曾小姐一樣感到納悶,為什麼子宮都沒有收縮,寶寶就提早報到了?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高危險妊娠科主任陳震宇表示,子宮頸閉鎖不全症狀是在妊娠第2孕期常見的併發症,孕婦會發生無痛性的子宮頸口擴張,合併羊膜經由子宮頸膨出,進而發生破水而早產,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一至兩千分之一,是產科主要的併發症。


陳震宇指出,造成子宮頸閉鎖不全常見原因包括曾接受子宮頸錐狀切除手術或子宮頸擴張術、子宮結構異常、多胞胎或羊水過多造成子宮頸變短等原因。臨床上,有一半以上孕婦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時,並無上述危險因子,目前對於子宮頸閉鎖不全的診斷,主要是根據孕婦過去是否有早產病史、在第2孕期經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頸長度是否變短、或在陰道擴張器下檢查子宮頸是否已經擴張。但這些方法緩不濟急,發現當下再及時補救常為時已晚。


透過彩色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 成功預測有無子宮頸閉鎖不全


陳震宇表示,透過彩色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可以在第1孕期成功預測孕婦是否有子宮頸閉鎖不全問題,該項技術可以定量分析子宮頸的軟硬程度,軟的組織在超音波下呈現紅色,硬的組織則呈現藍色,界於兩者之間則呈現綠色。


一般而言,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孕婦,子宮頸的結構會較鬆軟,在彩色超音波下紅色區域占的比例會明顯增加。利用超音波彈性成像技術預測第1孕期子宮頸的軟硬程度,可以在妊娠初期提早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高危險群孕婦,及時給予黃體素或安排子宮頸縫合手術,預防早產。


馬偕紀念醫院在3年內,分析了近400位孕婦的第1孕期子宮頸超音波彈性成像,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孕婦的子宮頸硬度明顯減少,其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可達0.88和0.84,比量測子宮頸長度更具鑑別力,該項成果已發表於北歐婦產科權威期刊。


更多NOW健康報導
▸異常落髮高危險群別煩惱! 育髮注入增生療法創新突破
▸用眼過度白內障提早來報到 選對人工水晶體不再視茫茫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18歲高中生,近日來看到同學瘋狂迷上寶可夢,讓沒有手機的他很羨慕,某次竟發現自己不需要手機,竟然在校園內抓到好幾隻神奇寶貝,還開心的和同學分享,沒想到卻遭同學罵神經病,甚至在網路留言取笑他,讓他一度傷心躲在家中不敢上學,直到爸媽發現後,和學校反應,輔導室婉轉建議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嬰幼兒必須要接種疫苗預防疾病,詳閱兒童健康手冊中疫苗接種卡,幼兒出生滿2年3個月,共要接種16劑疫苗,接下來到滿5歲至入國小前,還必須追加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四合一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以及日本腦炎疫苗;家長可別忘了帶孩子去接種疫苗。 四合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說到自體脂肪移植,一般人所想到的可能只是醫美方面,例如可以隆乳、淚溝填補,或是面相中太陽穴附近的夫妻宮凹陷,也有人會以自體脂肪來填補;殊不知,還有很多疾病也可以利用自體脂肪來做治療,例如聲帶沙啞,以及婦女尿失禁,也都可以用自體脂肪來幫忙。 需要量大的填充物時 自體脂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由於醫療技術的進步,目前針對心臟病的治療也有新的發展。一名10歲女童從小就有心室中膈缺損,持續有在追蹤,由於心室中膈缺損處己達1公分,最近就接受了心導管微創手術治療,而且手術傷口只有二個小洞,恢復很快,手術隔天就能出院。 開胸手術傷口大且會留傷疤 心臟以「心中膈」分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