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足跟總是痛? 小心是足底筋膜炎! 

足跟總是痛? 小心是足底筋膜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位40歲的園區工程師陳先生,最近一個月來,早上起床踩地時,足跟會感到疼痛,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門診就醫,經復健部主任賴彥廷醫師理學檢查評估為「足底筋膜炎」,安排復健治療一段時間後,陳先生疼痛的狀況有明顯的改善。賴彥廷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好發於40至60歲的民眾,尤其是喜歡慢跑的人;此外,肥胖、穿高跟鞋或鞋子的鞋底太硬的人,也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而工作性質需長期站立的職業,也是高風險族群。

足跟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選擇適合鞋子避免赤腳走路

賴彥廷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足底筋膜是一層增厚的筋膜,從腳跟的跟骨向前延伸到腳趾,足底筋膜就像是一個彈簧一樣,可以提供足弓的穩定,維持足部的穩定與吸收走路衝擊的力道。如果足底筋膜上的張力和壓力變化太大,則在筋膜中會出現小的撕裂,經過重複拉伸和撕裂,會導致足底筋膜受到刺激或發炎,而足底筋膜炎的病理變化,主要是纖維組織的退化,且可能合併慢性發炎。

賴彥廷醫師說明,足底筋膜炎的臨床表現,通常是足底刺痛,這種疼痛通常發生在早上下床的第一步,並在多走幾步之後,逐漸感覺到的疼痛慢慢減少,但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之後,則可能會加重疼痛的程度。賴彥廷醫師提醒,通常面對較輕微的足底筋膜炎,只要減少運動量、改穿適合的鞋子,選擇有良好的足弓支撐和減震性能的鞋子,同時避免赤腳走路,筋膜的疼痛情形即會逐漸改善,而其他保守治療,包含疼痛時或運動後可以冰敷15分鐘。

持續疼痛應尋求醫師協助 安排復健治療項目

賴彥廷醫師提醒,若是足跟疼痛持續無法改善,建議民眾應至復健科門診請醫師進一步評估與治療。若確定是足底筋膜炎,除了吃止痛藥外,還可以安排復健治療項目,包括伸展足底筋膜與阿基里斯腱,加強小腿與足部肌力,同時安排熱療與電療以緩解症狀,另外,患者也可以在睡覺時穿戴護木,以拉伸小腿和足底,至於較嚴重的個案,則可以考慮震波治療與注射治療,如注射類固醇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

【延伸閱讀】打造AI健康測謊機 創新健康管理模式好吸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些人特別鍾愛重口味食物,一定要辣、鹹才夠味,長輩就常常勸導不要吃太鹹,小心要洗腎,這是真的嗎?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年報,台灣目前有9萬多名腎衰竭患者需要透析治療,桃園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塗昆樺說明,現代腎衰竭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吃重鹹雖不會直接導致腎臟損壞,但可能會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篇新的論文表示,心臟病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2019年占死亡總數的3分之1,而且仍繼續上升中;其中,中國死於心臟疾病的人數最多,其次是印度、俄羅斯、美國和印尼,而法國、秘魯和日本的比例最低,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American Co...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13歲楊同學本身為鼻子過敏體質,長期受鼻塞所苦,日前因右眼疼痛至眼科診所就診,醫師判定為結膜炎,用藥後並無改善,幾日後右眼腫脹,伴有發紅、頭痛、高燒等症狀,被家長帶往醫院掛急診,診斷為篩竇鼻竇炎引發眼窩蜂窩性組織炎及膿瘍,若持續惡化恐失明,甚至危急生命,緊急施打強度抗生...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青光眼是1種會持續惡化的視神經疾病,視神經傷害一旦造成,目前醫學水準無法使它回復,甚至會導致失明。台大醫院青光眼科主任王清泓醫師表示,青光眼視神經病變通常和眼壓的異常有關,會產生典型的視神經變化和視野缺損。青光眼的治療目標就是透過讓眼壓降低,防止視神經惡化,來保護病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