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足跟總是痛? 小心是足底筋膜炎! 

足跟總是痛? 小心是足底筋膜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位40歲的園區工程師陳先生,最近一個月來,早上起床踩地時,足跟會感到疼痛,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門診就醫,經復健部主任賴彥廷醫師理學檢查評估為「足底筋膜炎」,安排復健治療一段時間後,陳先生疼痛的狀況有明顯的改善。賴彥廷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好發於40至60歲的民眾,尤其是喜歡慢跑的人;此外,肥胖、穿高跟鞋或鞋子的鞋底太硬的人,也容易罹患足底筋膜炎,而工作性質需長期站立的職業,也是高風險族群。

足跟痛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選擇適合鞋子避免赤腳走路

賴彥廷醫師表示,足底筋膜炎是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足底筋膜是一層增厚的筋膜,從腳跟的跟骨向前延伸到腳趾,足底筋膜就像是一個彈簧一樣,可以提供足弓的穩定,維持足部的穩定與吸收走路衝擊的力道。如果足底筋膜上的張力和壓力變化太大,則在筋膜中會出現小的撕裂,經過重複拉伸和撕裂,會導致足底筋膜受到刺激或發炎,而足底筋膜炎的病理變化,主要是纖維組織的退化,且可能合併慢性發炎。

賴彥廷醫師說明,足底筋膜炎的臨床表現,通常是足底刺痛,這種疼痛通常發生在早上下床的第一步,並在多走幾步之後,逐漸感覺到的疼痛慢慢減少,但在長時間站立或行走之後,則可能會加重疼痛的程度。賴彥廷醫師提醒,通常面對較輕微的足底筋膜炎,只要減少運動量、改穿適合的鞋子,選擇有良好的足弓支撐和減震性能的鞋子,同時避免赤腳走路,筋膜的疼痛情形即會逐漸改善,而其他保守治療,包含疼痛時或運動後可以冰敷15分鐘。

持續疼痛應尋求醫師協助 安排復健治療項目

賴彥廷醫師提醒,若是足跟疼痛持續無法改善,建議民眾應至復健科門診請醫師進一步評估與治療。若確定是足底筋膜炎,除了吃止痛藥外,還可以安排復健治療項目,包括伸展足底筋膜與阿基里斯腱,加強小腿與足部肌力,同時安排熱療與電療以緩解症狀,另外,患者也可以在睡覺時穿戴護木,以拉伸小腿和足底,至於較嚴重的個案,則可以考慮震波治療與注射治療,如注射類固醇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

【延伸閱讀】打造AI健康測謊機 創新健康管理模式好吸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依據中醫理論「四季五行說」,冬天是補腎的季節,應多吃黑色食物來養腎,滋養陽氣衰弱的身體。只是,這個推論在營養學的角度,是否真的可行?又或者,如何從正確的飲食中,來保護腎臟的健康呢?   調味減半,享受食材自然味 「現代人口味偏重,想讓腎臟保...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堅持與認真是賈永婕一貫的人生態度,所以即使藝人、婚紗店老闆娘和3個孩子的媽媽的多重身份填滿她的生活,對於自身及家人的健康把關,她一樣有著自己的一套小堅持。 完全不喝含糖飲料 含糖飲料的熱量很高,除了會造成肥胖之外,也容易造成身體疲勞、記憶力衰退影響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近來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所有人都知道要做好保暖工作,不過保暖重點要放在哪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當天氣變冷,代表有寒氣,根據中醫理論,全身抵禦寒氣第一道經絡防線為「足太陽膀胱經」。 脖子後面、背部的保暖 特別重要! 「足太陽膀胱經」這道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元宵節習俗看燈會、吃湯圓,但吃下4顆包餡甜湯圓等於一碗飯,如何吃湯圓才健康呢?營養師劉怡里建議,吃包餡甜湯圓時,不建議搭配糖水,吃小湯圓則可搭配青菜、肉絲,就是營養均衡的一餐。 一顆包餡甜湯圓約70~75大卡 台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里指出,一顆包餡甜湯圓約7...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