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跟著「喝水口訣」這樣做 水分補充一定夠

跟著「喝水口訣」這樣做 水分補充一定夠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特別報導)

在一般沒有明顯心血管疾病或腎疾病的成年人口之中,正確每日基本飲水量應根據個人的BMI、eGFR(估計腎絲球廓清率)、環境氣溫、每日流汗量來加以推算出來,通常不論男女皆落在2000~2500 cc之間;而在大熱天時,每日應再多攝取500~800cc以上的水量。

一早起床喝水先含一下再吞下去 切忌灌水

一大早起床後,可先喝上120~150 cc的水量,含一含再吞下去,此種方式的喝水是讓胃處於最佳水量的容量,但千萬不要以灌水方式來喝水,倘若在短時間內喝上200cc以上的水量,都是屬於灌水的不良習慣,如此長期的喝水方式,必然會逐漸導致胃腸蠕動機能障礙,不可不慎。

每小時再喝120~150cc的水

一個人的睡眠時間大約在8小時上下,亦即16小時是在神智清醒狀態或是在工作中,因此一大早起床後,先攝取120~150cc的水量,而往後每一小時儘可能再喝上120~150cc的水量,以維持尿液顏色是淡黃色為原則。

半夜起床小便後再喝上兩口水

持續適量的喝水,以使排放在馬桶的尿液顏色達到淡黃色為原則, 因此一旦發現白天小便在馬桶裏面的尿液,仍然呈現深黃色尿液,則小便洗手後,再喝上兩口水。晚間上床前,要先上廁所小便,便後再喝上兩口水,再上床睡覺。半夜起床小便後,亦再喝上兩口水。

此外,隨餐服用的果汁、汽水、各式飲料、酒類飲品、餐後茶類、咖啡、三餐所喝的湯水,均不列算入每天必須攝取水量的總額量之中,但習慣以「茶水」代替「白開水」者,則喝茶也算是攝取的水量。

簡易口訣告訴您怎麼喝水才對

1.午後、天熱,多喝水。

2.每小時,喝兩口水(每一口水約50~70cc)。

3.上廁所後,再喝兩口水;口乾時,再喝兩口水。

4.看到別人在喝水,你就再喝兩口水。

5.睡前、上廁所後,再喝兩口水。

6.三更半夜起床,也再喝兩口水。

7.想喝水,就再喝兩口水。

8.沒事,一定要喝水。

9.一旦有感冒症狀時,就再多喝兩口水。

10.看完此文後,也要再喝兩口水,並記得「含一含」再喝下去。

(文章提供/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暨肝膽腸胃科主任 譚健民醫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嘉義1名34歲女性拔牙20顆回家後,隔日昏迷死亡,家屬質疑與拔牙有關,檢察官解剖初判為「右肺吸入性肺炎」,實際死因是否與拔牙相關仍有待認定。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院長鄭信忠表示,鮮少單純因拔牙死亡,大多數伴隨慢性病等因素,拔牙其實是不得不的手段,感染非常嚴重的牙齒,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上皮細胞黏附分子(EpCAM)被廣泛認為是癌症研究中辨認癌細胞的重要標的,但近來又有新發現,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任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團隊發表一項研究成果,不僅解開EpCAM如何促進癌細胞生長,及如何終止機制的原因,也藉此研發新抗體EpAb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宜蘭1位68歲簡姓男子因髖部疼痛造成跛行,至羅東博愛醫院骨科就醫,經X光與磁振造影檢查,發現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且有髖臼磨損。經醫師建議須進行全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以確保日後行走無虞。簡姓男子於今年11月完成「前側路入微創髖關節手術」後,當日即可下床活動,此成果讓病人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十歲男童排便流出帶油液體,連放屁都噴油!家長擔心兒子腸胃出大問題,急忙就醫。醫師問診時再三詢問男童有沒有吃「油魚」?男童堅稱沒吃「魷魚」,一陣雞同鴨講,醫師不放棄反覆確認,最後家長聽懂醫師問的是有沒有吃「油魚」,才終於確認病因在「油魚」,放下心來,感恩醫師耐心問診,找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