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躁鬱症常發作會腦損傷 長效針劑穩定病況成關鍵

躁鬱症常發作會腦損傷 長效針劑穩定病況成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38歲的陳小姐已罹躁鬱症逾10年,每次躁期發作都得住院,不僅對生活的混亂迷惘,躁期時,因她愛摔東西與瘋狂購物,也造成家人極大的精神壓力。所幸去年開始使用新一代「每月一針長效針劑」,幫助疾病獲得穩定控制,擺脫過往每季都得住院報到的命運。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邱偉哲表示,每月一針長效針劑不僅是新的治療選擇,更是「預防針」,透過穩定藥物在血中的濃度,預防下一次復發,對患者助益極大。

關鍵治療目標 醫:規律用藥、避免復發

躁鬱症好發於青中年族群,目前無法完全根治,若未穩定治療,一年會復發2-3次。邱偉哲主任提到,過去因口服藥物只能在體內維持幾天的效用,患者回診和服藥的頻率高,加上傳統藥物的副作用較大,輕微者皮膚過敏,嚴重者甚至會潰爛,導致患者服藥順從性不佳,復發的機會也相對提升。過去研究證實躁鬱症一旦急性發作,因大腦處於發炎狀態,未來將造成大腦更加脆弱,且後續藥物劑量也會大幅增加,因此「長期規律用藥」成為醫師與患者共同的重要治療目標。

新一代長效針 每月施打穩定藥物濃度

邱偉哲主任提到,約莫數年前開始出現長效針劑的治療方式,讓患者不用再害怕「忘記吃藥」,但因傳統的長效針劑較易出現巴金森氏症的症狀,造成動作遲緩、發抖等副作用,所以患者較易放棄。所幸醫療日益進步,目前有新一代的針劑,可幫助藥物在血中濃度維持一個月的效果,且副作用較小,患者的接受度較高。

躁鬱症當慢性病 定期回診喚回美好人生  

邱偉哲主任提醒,雖然「不能治癒」這個事實很令人沮喪,但應將躁鬱症當作是治療慢性病,要求的是「穩定」,而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只要每月規律回診與用藥,就能用毅力喚回原有的美好人生,讓人生發展不再受到疾病干擾。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便秘的問題是每個人日常都會發生的,如何順暢排便也是眾人都會關注的課題,近日,有外媒報導欲掀起「廁所革命」,如今小編就來告訴你,「蹲式」和「坐式」,哪種更加科學健康,哪種更加適合你。 ▲上廁所的哲學,哪一種上法比較科學(sourse:jia360) 上廁所有正確的姿勢嗎? 答案是有的。 一般來說,如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肝癌標靶藥物治療有新福音!台灣每年約新增一萬一千名肝癌患者,除原本符合健保給付規定之外,自今年(2016年)11月1日起,健保擴大給付標靶藥物,對象為經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失敗,半年內三次(含)以上局部治療(如栓塞)無效之晚期肝癌患者,可減輕藥費的經濟負擔,預估約8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冬天不冷,腸病毒疫情升溫。上周全台逾萬人感染腸病毒,疫情連續7周上升,大人小孩都要當心。疾管署強調,感染腸病毒沒有特效藥治療,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建議民眾勤洗手才能預防染病。 上周1萬8019人染腸病毒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達1萬801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