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把健康找回來 減重醫師給重度肥胖者的忠告

把健康找回來 減重醫師給重度肥胖者的忠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人飲食西化,加上生活習慣改變,肥胖已成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十大死因中,有七項就與肥胖有關;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表示,若BMI≧40或BMI≧35,且合併肥胖引起代謝疾病的重度肥胖者,建議可實施腹腔鏡減重手術,幫助有效瘦身。

重度肥胖長期累積脂肪 小心疾病找上門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飲食及身體活動模式變化,是追求發展引起環境及社會變化,所導致的綜合結果,包過接觸高熱量食物,或生活水準提高等因素,造成體力活動力低,因此若還未達到重度肥胖前,應做好健康管理。

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作為肥胖判斷標準而言,若BMI低於27的人,只要透過飲食及運動,且持之以恆就能達到理想體重,但BMI若超過35就屬於重度肥胖,這時身體過度的脂肪堆積下,不僅罹患糖尿病機率比一般人高十倍,大腸癌與心血管疾病風險也高二至四倍,更容易引發高血壓、脂肪肝、動脈硬化、高血脂等問題,不得輕忽嚴重性。

解決重度肥胖 可採腹腔鏡減重手術

因此若為BMI≧40或BMI≧35且合併肥胖引起代謝疾病的重度肥胖者,建議可實施腹腔鏡減重手術,幫助有效瘦身;李旻憲主任解釋,腹腔鏡減重手術又分為胃繞道手術、胃袖狀切除手術、胃摺疊手術及胃束帶手術四種,其中又以胃繞道及胃袖狀切除手術效果最好,主要因術後患者飢餓感降低,甚至約可減少超重體重的七成。

均衡飲食加適量運動 不怕肥胖找上門

至於胃束帶手術,則可幫助病患減少超重體重的五成,但任何手術前,仍須依照病患情況與需求給予合適的手術方式;李旻憲主任呼籲,對於尚未達到重度肥胖的人,平時可透過控制飲食,且適量運動,以達到控制體重目標,必要時,也可諮詢專業的醫師,了解飲食與運動的狀態,才能真正幫助自己找回健康。

【延伸閱讀】

青少年少喝含糖飲料 遠離三高、腎病危機

躁鬱症常發作會腦損傷 長效針劑穩定病況成關鍵

多模組止痛新趨勢 開啟無痛醫療新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8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無論東、西方都有與強迫行為相關的神話,例如:東方的吳剛伐桂、西方的薛西弗斯推巨石,兩者都和死亡對抗有關,因而被處罰不斷做同件事。那麼,真實生活中,現代人為什麼會罹患強迫症呢? 1名3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個性追求完美,老是擔心私人訊息會夾雜在紙片、公文中洩露,習慣性將丟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南部1名50歲王先生1年多來飽受下背痛、左小腿及足部麻痛,跑遍多家醫院仍未好轉,經輾轉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檢查後揪出麻痛原因,原來是腰椎滑脫及脊椎狹窄合併神經壓迫,才導致走路走不遠,生活大受其擾,所幸透過電腦導航脊椎手術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讓他笑說:「總算不用再走1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屏東報導】每當人們因健忘而失誤或出糗時,周遭朋友總是莞爾道出:「該吃銀杏了!」但真的「吃銀杏、防失智」嗎?專家指出,大眾所認知的銀杏,是可入菜的「銀杏果」,而非真正具有延緩記憶力退化的「銀杏葉」,因此,就算每天認真吃銀杏果、銀杏料理,對於預防記憶力衰退或失智症是完全起不了作用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17歲男孩突然出現下肢無力的症狀,經過數小時後,無力的情形仍舊持續,連同脖子以下的肌肉皆無法動彈,家人見狀緊急撥打119叫救護車送醫,由救護人員送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急診。體重減輕、心悸 恐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經抽血發現男孩血液中鉀離子的濃度低下,於是開始鉀離子的補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