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身心整合醫學 健康新概念

身心整合醫學 健康新概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有位小蘭常抱怨婆婆歧視她、先生不愛她、小孩頂撞她、經常頭暈、胃痛、月事不順,多年來會到耳鼻喉、胃腸、婦產、內分泌、中醫、神經內科就診,直到有一天內心愁苦撐不住壓力,於是吞了大量藥物尋短解脫,被家人送到醫院急診,照會精神科。接受身心健康整合治療後,得到大大改善。

身心靈失衡 易使生理機能紊亂

生活中常見的胃痛、頭暈、頭痛、失眠困擾不少人,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身心整合暨潛能開發特別門診王文隆醫師指出,這類病人常在多科門診間輾轉未果後被轉介至精神科,才發覺肇因是煩惱雜念致生理機能紊亂,經接受身心整合治療後身心健康即獲得大幅改善。 

疾病的形成多半是身體、心理、心靈沒有調養好,或是彼此間失去了平衡所致。王文隆醫師進一步指出,疾病發生其實是反映出身體的內在及外在是否處於和諧狀態。現代人因為生活壓力大,過去的心理創傷會將悲傷信息傳達至肉體,過多的煩惱雜念亦會使生理機能紊亂,於是日積月累下衍生各式各樣的問題。現代醫學由於分工精細,即便生病上了醫院,短暫的診療時間或局限病灶表面的治療往往治標不治本,由於缺乏整體健康身心整合,只能長期吃藥,疾病始終無法斷根。

心理低落導致生病  身心整合門診助改善

王文隆醫師說,以身心整合的觀點來面對心理與生理的健康,就是了解到身體與心靈都需要專業保養,需聆聽內在的聲音,症狀表面之下有著被理解關懷的需求,企盼找到資源與方向來解決問題,擺脫沉重悲情、尋回愛的力量,愛自己也愛別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8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BNT陸續抵台,而學校施打作業也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但家長們知道除了COVID-19的疫苗外,青少年仍應該接種哪些疫苗嗎?HPV與流感疫苗 青少年莫忽視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陳志道主任兼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理事長提醒,家長目前專注於COVID-19疫情,很可能忽略接種人類乳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家中學習和工作讓父母和孩子更普遍地使用數位工具,但對數位媒體的依賴衍生成新的困擾,成人擔心數位設備的不當使用影響孩子的學習表現與心理健康。 澳洲研究發現83%家長認為 數位設備造成孩子分心 根據2021年4月來自《在數位中長大》的研究指出,超過9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65歲的王太太自認是飲料中毒者,每天早上都需要喝1杯熱咖啡,3餐飯後再喝1杯熱茶,晚上飯後會再加碼搭配1碗自製甜湯。近期王太太在子女的安排下至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安排健康檢查,除了有肥胖問題之外,更讓她意外發現有高血糖(糖尿病)問題。 營養師在進行飲食營養諮詢時發現,王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50多歲林小姐因為工作時需要提重物,導致大約半年前開始出現右肩疼痛,尤其要拿高處的物品時更是疼痛難耐,看了骨科診所、吃藥依然沒有改善,漸漸的連工作都受到影響,於是在家人陪同下至長安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為肩旋轉肌腱撕裂,與復健科陳音翰醫師討論後採用「超音波導引 PRP(...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