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身體沒大病卻小毛病不斷 現代人不能不懂的「亞健康」狀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身體明明沒有大病,怎麼小毛病卻不斷,當心!你可能已經陷入了「亞健康族群」。醫師提醒,亞健康族群的人可能常頭暈頭痛、腹脹或感到疲倦,如果想要避免這些身體的小毛病變成疾病,就必需快培養正確的預防醫學觀念。

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表示,早在《黃帝內經》便指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的論點,若等疾病出現才求治,將會延遲初期治療的時間,不僅不符合經濟成本效益,對病人的預後也有重大的影響。

事實上,預防醫學可以分為三段五級。第一段是預防醫學的理想目標,那就是在民眾還健康時,就教會大家趨吉避凶;第二段才是一般人常聽到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搶在疾病黃金期治療;而當真的病情加重時,第三段則是盡可能避免疾病造成失能。

以國人好發癌症之首大腸癌為例,鄭乃源強調,便與個人飲食習慣西化有極大關係;而國人十大死因中也至少有4項與心腦血管疾病有所關連,這些疾病當中不乏是因不良的生活習慣所積累,平時我們可能覺得「多吃一餐垃圾食物不會怎麼樣」、「少運動幾天也沒什麼差別」,但這些風險因子恐就在不知不覺中一步步累積。

鄭乃源說,現在民眾對於健康檢查、篩檢的概念仍並不完整,總會以為健檢最終目的是「找到疾病」,但其實,預防醫學是要更進一步的找出「疾病未來發生的可能風險因子,並積極地改善生活型態,因此,如果健診結果並無太大異常,但日常生活中卻常出現疲倦、焦慮、壓力、失眠、免疫力下降等不適症狀的人,雖然未到疾病階段,但已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亂,若長期忽視這些前兆,未及早介入改善,就有可能衍生出疾病,而耗費更多的醫療資源。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你做了沒?免費肝炎篩檢放寬爆人潮 首月8萬人搶篩「飆7倍新高」

難得輕鬆!這回不拍防疫影片 陳時中獻「聲」動畫教小朋友用牙線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前立委蔡啟芳因嚴重肺阻塞日前進行肺部移植手術。醫師提醒,肺阻塞在台灣一年奪走5000條性命,患者90%以上都是老菸槍,「咳、痰、喘」症狀是重要警訊,務必戒菸並就醫治療。  全球每10秒有1人死於肺阻塞蔡啟芳之子、立委蔡易餘指出,蔡啟芳因長期抽菸,罹患肺阻塞已...

閱讀詳情 »

隨著天氣轉熱,玩水、游泳是天然的消暑行程,但在疫情期間游泳是否具有染疫風險呢?美國疾病管制署指出,當前研究認為,目前尚無任何證據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會藉由水來傳散,且泳池、水療等處只要透過添加氯、溴等方式即可查到消毒殺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飛沫傳染仍是目前新冠病毒最主要的傳染途徑,...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科技部109年「FITI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由124組全台大專院校及學研機構隊伍報名中,遴選出40組潛力新創團隊,歷經近5個月核心課程與3個階段的淘汰賽制洗禮,本月3日公布第1梯決選結果,圖靈鏈、膜淨材料、Knit Knotter、碳矽半導體及晶易求精團隊等5個團隊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今年夏季酷熱異常,氣溫經常飆過38度,體感溫度40以上,不少人因而中暑。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呼籲大家要多喝白開水,但不建議額外補充鹽分。 顏宗海表示,夏天大家要適當的補充水份,最好是多喝白開水,尤其是人在戶外、上班或在外面工作或運動的人,都要適量的保持水份。水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