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禍後神經受損難治 人工八醣體可修復

車禍後神經受損難治 人工八醣體可修復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中樞神經受損造成的傷害,往往難以修復,如車禍或工安意外造成的癱瘓。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洪上程主任與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院門松健治院長的最新跨國研究發現,人工合成的「硫酸乙醯肝素(HS) 」八醣體可讓受損的中樞神經元成功啟動修補機制。

修復中樞神經的關鍵 抑制去磷酸根作用

人的周圍神經系統(PNS,如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在受傷之後,通常可慢慢修復。但是,中樞神經系統(CNS,如脊髓神經)的修復仍相當棘手,也是目前醫學研究尚待解決的問題。

研究指出,當中樞神經受到重大的外力打擊時,人體會分泌硫酸軟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 CS)聚集於受傷的神經軸突(Axon),並和受體PTPRα結合,經催化作用去除細胞質內Cortactin蛋白的磷酸根,進而導致神經軸突末端產生球狀凸起物(dystrophic endballs),遏制軸突繼續生長,終止神經修復。因此,中樞神經修復的關鍵為抑制去磷酸根作用。

挑戰高難度的醣分子合成 台日合作有成

洪上程博士的研究團隊發現,,「硫酸乙醯肝素(HS)」和硫酸軟骨素(CS)的化學結構相近,且HS的功效與硫酸根的位置和數量息息相關。因此,團隊開發新的合成途徑,成功地製備16種不同硫酸根的HS八醣體分子。

門松健治的研究團隊則從老鼠身上取得一種從脊椎延伸到肌肉的中樞神經元-背根神經節(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並把切斷的DRG分別放到鋪了CS化合物、CS與HS化合物的培養皿。研究顯示,軸突碰到培養皿內的CS時,CS與PTPRα結合,移除Cortactin蛋白的磷酸根,便停止生長。反觀,在加入具有較多硫酸根數量之HS八醣體的培養皿中,軸突則能持續生長;而沒有硫酸根或硫酸根數量少的HS八醣體族,則無法讓軸突繼續生長。

洪上程博士解釋,HS八醣體具有較多硫酸根數量時,能取代CS醣分子並與PTPRα結合,並將幾個PTPRα結合在形成低聚物(Oligomer),進而抑制Cortactin蛋白的去磷酸根化反應,讓軸突可以繼續生長。

有助修補神經元 盼減少抑制劑合成步驟

名古屋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坂元一真(Kazuma Sakamoto)表示,研究發現一個以分子修補神經元的契機,HS或是 PTPRα抑制劑,都可能是未來關鍵的研發目標。

研究團隊表示,醣分子的合成向來具高難度,這類結構複雜的HS寡醣分子的製備更不容易。例如合成不同硫酸根的HS化合物,需要50多個步驟,未來將朝簡化製程、提升效率繼續研發。

【延伸閱讀】抗癌成功有技巧! 肺癌名醫以癌症基因檢測技術擊潰癌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2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也有便秘、放臭屁的困擾嗎?一名林姓女子,平常需喝優酪乳才容易解便,近期感到腹部悶脹竟然排出硬便伴鮮血,原以為是生理期,沒想到並不是,因為從這日開始,往後排便都伴有鮮血,因此開始疑懷自己有痔瘡,加上舌頭紅腫、長口瘡,同事還提醒她留意口中異味,至醫院求診後,才終於解決秘、口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慎遭輾壓的傷口可別輕忽,除了外觀的撕裂傷外,要小心是否有撕脫傷情況;臨床上,一名80歲林阿姨,騎車時不慎和貨車擦撞,造成手掌和小腿下部剛好被貨車輪胎輾壓,緊急送往醫院治療,經開刀後,施以骨折固定及傷口清創併止血,經過3至4天觀察期,後續皮膚開始出現水泡和黑斑,確診為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嘉義報導】台南市小池(化名)前年高中畢業後,下嘴唇開始長0.5到1公分不等的水泡,之後擴散到全身,加上過敏體質、全身癢痛,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至大林慈濟醫院就醫住院,經過敏免疫風溼科醫療團隊的照顧下,病況已緩解,順利出院。 小池剛開始下嘴唇長出水泡,之後從臉上、四肢,蔓延到全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多個國家發布居家令,民眾宅在家卻也展現了多種創意活動,網路上瘋傳不同國家民眾居家創意影片,例如陽台音樂會、兩棟頂樓互打網球、舞蹈接龍、變裝秀等。根據2020年2月發表於《老年醫學期刊:心理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指出,參加各種不同活動的人與沒有參加活動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