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禍意外檢出直腸癌 精準醫療策略提高療效

車禍意外檢出直腸癌 精準醫療策略提高療效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結直腸癌已連續12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年新增病人有1萬6000多人,末期病人約占20%!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發生遠端轉移是導致死亡的主因,為了提高治療成效,高醫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結合全國9家醫學中心進行一項發起人研究計畫,利用治療前給予血液基因檢測,結果發現不僅達到更好療效,也降低嚴重副作用。

男車禍意外發現腦瘤 竟是直腸癌轉移

一名年近40的黃先生,5年前被診斷出低位直腸癌,經化學治療加放射線治療的新輔助療法後,腫瘤明顯縮小,因害怕手術治療,採以口服化療,但翌年發生車禍頭部外傷送醫,意外發現腦部有腫瘤,經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指出腦瘤竟是來自直腸癌的轉移性腫瘤,所幸經基因檢測及標靶藥物治療後,至今仍未再復發。

精準醫療策略 轉移性結直腸癌獲控制

結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器官是肝臟及肺部,而發生腦部轉移的機率小於3%。鍾飲文院長指出,患者經頭部手術兩個月後,再接受「癌思停合併FOLFIRI」的第一線標靶藥物及化學治療,並同時加入臨床實驗研究,被隨機分配在實驗組,先接受「UGT1A1」基因檢測為(TA6/TA6)型,再採用「伊立替康」藥物治療,持續追蹤到至今仍未復發,且無疾病進展存活期長達48個月,是一般病人(無疾病進展存活期:10個月)的4.8倍左右。

調升化療藥物劑量 整體療效優

高醫外科教授王照元表示,此研究以第一線標靶藥物「癌思停(Bevacizumab)」合併化療藥物「FOLFIRI」治療的轉移性結直腸癌病人為對象,並以1:1方式隨機分成兩組進行研究,其中實驗組依據「UGT1A1」基因多型性來調升化療藥物「伊立替康」之劑量,追蹤結果顯示,包括無疾病進展存活期、整體存活期、反應率及轉移病灶切除率等,實驗組都優於對照組且達到統計學上的意義。

造福更多病患 高醫將持續投入研究

這項研究計畫共有高醫、高雄榮總、台南市立醫院、新樓醫院、中國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台中榮總、台北國泰醫院、三軍總醫院及彰化基督教醫院等9家醫院參與,研究成果於今年8月獲歐洲癌症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接受刊載;王照元教授強調,未來也將持續參與研究計畫,建構「大腸直腸癌臨床試驗研究群」,以幫助更多病患。

【延伸閱讀】

十月一起攜手防治乳癌!乳癌治療有進步 降低副作用影響

「精準微脈衝」完美切口 白內障手術成功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還記不記得卡通櫻桃小丸子,小丸子的爺爺跟小丸子說只要打100次隔就會死,讓小丸子怕得要死?臺北市聯合醫院家醫科余文瑞主任說,會造成時常打嗝有可能是在身體橫膈附近有腫瘤。雖然發生的機率不高,但還是建議常打嗝的人去醫院檢查是否有腫瘤的出現。俗話說「小孩要打嗝才會長大」;不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很多女性都有私密處搔癢的問題,究竟造成的原因為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產科醫師歐名哲說,導致私密處搔癢的原因很多,臨床上可分成感染型與非感染型。私密處搔癢跟飲食、穿著,以及情緒有關,若不處理將引起生殖內分泌系統出問題。 歐名哲表示,私密處搔癢感染型是因為念珠菌、黴菌,以及...

閱讀詳情 »

樂漢方小編今天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困擾許多人的問題-內臟脂肪。內臟脂肪大部分推積在腹部,另一部分會在肝臟的組織,它的組成為中性脂肪,又稱為白色脂肪,大量的脂肪累積,會造成更多的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液,血液充滿了脂肪酸與膽固醇漸漸就會沉澱,另外因為血液凝滯度的增加,氧化壓力就會提高增加了動脈硬化的風險,一系...

閱讀詳情 »

從古自今,人類就不斷的在與病毒抗爭。疫苗與抗病毒藥品可以讓我們控制傳染的傳播,幫助病人康復。目前有一種病毒——天花,我們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完全根除了。但是爆發於西非的伊波拉病毒表示,我們離戰勝病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然世界上也有許多其他同樣致命的病毒,某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