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小姐有失眠症,定期服用安眠藥,但受到疫情影響,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有睡眠困擾者 吃藥前應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日前適逢雙十國慶日,為給予加護病房患者加油打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護理師陳俞廷親手為一名罹患腸阻塞及慢性肺阻塞肺病的白伯伯繪製一面國旗,讓這名忠貞愛國退休高中歷史老師白伯伯在醫院也能參與專屬的升旗典禮,此舉不僅逗得白伯伯眉開眼笑,也讓周邊的患者跟著揮手示意,為加護病房增添...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睡眠障礙已經是不少現代人共同的困擾,但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如果因為吃了安眠藥沒效,就心存再吃一顆,或乾脆在睡前喝點小酒助眠,不但無助於睡眠且有害健康。而服用安眠藥期間,有4大飲食地雷更是一步都不能夠誤踩。 門診就有從國外返台女子,原本就有失眠症狀,定期服用安眠藥,近來...

閱讀詳情 »

打完針到底要不要揉?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其實需要依照針劑的類型來決定是否需要揉壓,一般來說,預防針、抽血、靜脈注射、胰島素皮下注射等這類針劑,打完之後都不建議搓揉注射處,但抽血、靜脈注射後建議可加壓注射處約5分鐘以幫助止血;但若是施打肌肉注射的針劑(預防針除外)則可能需要在打針後輕揉注射處以幫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貼片型腋溫量測器可用於居家嬰幼兒、老人照護或發燒等監測時,當受測者處於休息或睡眠時,能長時間連續測量體溫變化,以方便紀錄及追蹤。食藥署表示,貼片型腋溫量測器是將感測貼片,由醫療用雙面膠將其黏貼於受測者腋下,以接收溫度傳導,確定讀取受測者體溫後,只要將貼片插回主機座,就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結直腸癌已連續12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年新增病人有1萬6000多人,末期病人約占20%!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發生遠端轉移是導致死亡的主因,為了提高治療成效,高醫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結合全國9家醫學中心進行一項發起人研究計畫,利用治療前給予...

閱讀詳情 »

【記者蔡祁妘/彰化報導】 2020彰化縣政府馬拉松嘉年活動第一場,2020第12屆員林獅子盃GOGO樂全國親子公益路跑活動於今(25) 日上午在員林市圓林園熱鬧起跑。彰化縣長王惠美前往為選手加油打氣,員林市長游振雄、員林獅子會會長蔡世展以及貴賓鳴槍後起跑。王縣長期許縣民透過路跑活動,培養運動習慣,...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盜汗、經期不規則、健忘、情緒起伏大、容易焦慮,更年期發生的症狀,遠不只這樣!醫師就提醒,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年報顯示,婦女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風險,會以停經年齡後每5歲近乎1倍的速度上升,三高疾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女性明顯的健康威脅,絕對不能輕忽。 5...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都知道中風將引發肢體癱瘓,臉歪嘴斜,研究發現,中風也與失智息息相關,如重複中風,則失智症發生率高達41.3%,國衛院研究發現,血漿中D型胺基酸氧化酶濃度高低,可作為預知生物標記,如果濃度較高,則中風後失智風險也較高。 臨床證實,中風是血管性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危...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