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停經後每5歲心血管疾病風險多1倍! 「大腹」是最要命警訊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盜汗、經期不規則、健忘、情緒起伏大、容易焦慮,更年期發生的症狀,遠不只這樣!醫師就提醒,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年報顯示,婦女更年期後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風險,會以停經年齡後每5歲近乎1倍的速度上升,三高疾病、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對更年期後女性明顯的健康威脅,絕對不能輕忽。

57歲的林太太去年開始停經,常常動不動就很容易感覺到燥熱,容易發汗,在半年內快速發胖了5公斤,腰圍也明顯變粗,日前健康檢查,透過電腦斷層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CAC),意外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已有輕度粥樣硬化斑塊阻塞現象。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林太太就是典型例子,如果不馬上加以控制,改善生活型態,未來情況可能會變得嚴重,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狹窄及阻塞,恐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機率。

國健署資訊顯示,女性在50歲以後,腹部肥胖比率超過5成,若是腰圍超過理想尺寸(80公分),堆積在腹部的脂肪組織將會影響身體代謝,且常伴有血液三酸甘油酯和血糖濃度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錢政平提醒,更年期時,身體和心理症狀往往會相互影響,讓許多婦女心存恐懼,害怕自己沒有辦法適應。每年的10月18日為”世界更年期關懷日”,提醒中年以上的婦女,照顧家人之餘,應更重視自己的健康,並積極採取行動,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及定期安排健康檢查,讓更年期後也能健康輕鬆享受樂活的人生。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第一個「旅遊泡泡」吹了? 陳時中證實「卡」在帛琉醫護不放心

「被動式參選」台北市長? 陳時中笑了!給了這答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英國政府官方科學諮詢小組日前發表病毒分析報告指出,世界上肯定會再出現武漢肺炎病毒的「超級變異株」,直言目前使用的疫苗都無用武之地。不過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持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出現變異株可能性和疑慮永遠在。而阻斷它的方式應該是要減少病毒的傳播,打疫苗,繼續保持公衛措施,減少突變的機會,才是正辦。英國...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台北市前巿長郝龍斌及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4)日上午至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聲請停止執行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還呼籲各縣市不要配合施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也強硬回擊,要郝龍斌「自己不打就不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完二劑新冠肺炎疫苗就能安心了嗎?在全世界正籠罩在印度Delta變異株陰影之下的現在,答案可能叫人失望,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4)日便警告,像美國、印度等高疫苗施打率國家都已經出現「疫苗突破性感染 」(Vaccine Breakthrough)現象,面對Delta...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約30歲陳姓婦女因為右手臂痛,無法提起物品,甚至夜裡常常痛醒,至醫院就醫,經詢問後,發現因為疫情期間以來,待在家時間增加,經常在打掃房屋、自己下廚,醫師在觸摸陳女疼痛的肌肉時,發現有明顯結節,按壓結節時,痛得她哇哇叫,在結節注射小量的局部麻醉劑之後,疼痛感消失,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