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車禍腦外傷後遺症 靠中醫放血療法治癒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一名35歲男性因車禍撞擊到後腦,一度陷入昏迷狀態,意識恢復後有複視現象(即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電腦斷層顯示其腦部基底池 (basal cistern,如圖所標示)有出血情況。經眼科醫師證實,患者眼睛本身無異常,所幸在轉至中醫門診以放血療法治療後,症狀已逐漸改善。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宋光迪表示,許多意外事故患者在生命徵象穩定後,會有「腦外傷後綜合症」,也就是病情穩定後,恢復期會出現頭昏、頭痛、不同程度的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性症狀為主的症候群,常見症狀包括頭痛、頭暈、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斷力、記憶力減退、情緒失控、肢體無力或癱瘓、視覺、聽覺及平衡覺受損等。其中又以頭痛最常見,是腦外傷最常見的一種後遺症,雖然通常會隨著時間改善,但仍常為病人帶來許多困擾。

從中醫學角度來看,「頭者,精明之府」。腦受外物撞擊,則血溢脈外,讓氣閉壅塞而成瘀;瘀阻腦絡,氣血便難以上注,以致腦失所養。「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血瘀則氣滯,氣滯血瘀謂之不通,「不通則痛」。也就是說,頭痛是腦外傷後綜合症最常見的主症。倘若外傷後病症拖延較久,便容易併見血虛,則心失所養,難主神明或氣血虧虛,進而產生頭暈、精神不振、乏力、耳鳴、多汗、失眠心悸、情緒不穩、記憶力減退等情形。

宋光迪醫師進一步指出,大腦受傷後,除了電腦斷層可見的出血處、位移外,在斷層看不出的地方也常會有許多小出血,這就是中醫所認為的「瘀」證。在治療時常採用「活血化瘀」療法,包括放血、針灸與口服中藥。而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外傷性腦病」可概略分為「瘀阻腦絡證」、「氣血雙虧證」、「腎精虧損證」、「痰濕內阻證」四種,每種治療方式都不盡相同,建議患者可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治,才能對症下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6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228連假後,驚蟄來臨,春雷初響,萬物復甦,中醫師表示,春季時節適合養肝、吃素、少吃補、預防舊疾、梳頭利血氣。春天宜早睡早起 不宜過度進補春天來臨,白天時間更長,日出更早,中醫師章晉瑋表示,肝氣旺於春,一些與肝有關的疾病容易發作,如內分泌系統失調、眼睛乾澀、頭痛、暈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近期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群聚事件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為主,且多發生在餐飲旅宿業。疾病管制署提醒,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請民眾留意飲食安全與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及落實生病在家休息;餐飲旅宿業者務必加強環境衛生管理,並留意員工健康狀況,如有不適者請立即暫停工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步入中年,有人戒指戴不下,或鞋子穿不下,可能是中年發福,也可能是罹患肢端肥大症的徵兆。台中榮民總醫院微創性神經外科科主任鄭文郁醫師表示,肢端肥大症最常見的原因是腦下垂體長腺瘤,導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如果發生在青春期少年身上,就是俗稱的巨人症。手腳變粗、鼻子變大 引發共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輝瑞疫苗已開始第三劑疫苗測試!現在有英國變種病毒、南非變種病毒、巴西變種病毒,雖然現有的疫苗仍有效,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和德國生技BioNTech兩家公司正在已啟動一項新研究,開始在少數人群中測試接種第三劑的新冠疫苗,測試研發疫苗是否能對人體提供保護力,對抗新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