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輕重症分流加嚴馬上生效! 醫院只收70歲以上、中重症等4類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確診個案天天在創歷史新高,不讓醫療量能被壓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下午宣布,即日起調整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未來醫院只收治中重症、70歲以上高齡、洗腎以及懷孕36周以上的確診者;其餘確診者則送往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居家照護。另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只要有家庭房,也開放家人、同住或同行者可以同室收治2人以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新北市已經開始實施居家照護,而考量到近期本土疫情已經升溫,Omicron又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快速傳播,為擴大醫療應變量能,決定即日起調整輕重症分流的條件。

指揮中心公布最新輕重症分流規定如下:

一、醫院:收治中重症(依WHO之SARS-CoV-2感染的相關臨床表現分類屬中度以上者)、高齡(70歲以上)、血液透析、懷孕36週以上確診者。若住院病患已無住院需求者,無須待解除隔離,即可依分流收治原則下轉至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於啟動居家照護之縣市,得返家採居家照護)。

二、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收治無症狀、輕症(含機場落地採檢PCR陽性)且年齡未滿70歲、生活可自理或有陪同照顧者(如孩童),或懷孕未滿36週之確診者。

三、居家照護(啟動縣市):未滿65歲,無血液透析、懷孕且符合居家照護條件者,得採居家照護管理;不符居家照護條件者,依分流收治原則送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或醫院。

四、專責病房、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如場地允許,均以2人一室收治,不限家人、同住或同行者;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如房型允許(如家庭房),可同室收治2人以上,且以家人、同住或同行者為限。

輕重症分流加嚴馬上生效! 醫院只收70歲以上 中重症等4類人 輕重症分流加嚴馬上生效! 醫院只收70歲以上 中重症等4類人 輕重症分流加嚴馬上生效! 醫院只收70歲以上 中重症等4類人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本土+874!續攀新高 新北最重災區「單日360例」、沒打疫苗中症多一人

提前7小時預測重症病人是否休克 北榮研發AI輔助救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清明連假期間,為了防疫,不出門似乎是最好的選擇,但家長可得當心,別讓孩子玩電動、上網的時間一口氣爆增!董氏基金會就引用國外研究提醒,青少年久坐時間增加,會提高罹患憂鬱風險,每隔30分鐘一定要站起來活動活動。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學者20...

閱讀詳情 »

清明連假期間,全台多個旅遊景點湧進大批人潮,網路上有人特地製圖質疑,「台灣人還不覺醒麻(嗎)?」(圖/翻攝自網路) 優傳媒記者黃世澤/高雄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家都悶慌了,難得清明連假很多人攜家帶眷到各景點旅遊,其中屏東墾丁、花蓮、台東等地景點人潮多,因未保持「社交距離」,恐成為...

閱讀詳情 »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更把網上謠傳「病毒是美軍帶進武漢」,變成官方正式言論,要美國給個說法;其推文中國駐全球數十個使領館轉發。(圖/翻攝自微博) 作者/世界日報(4月3日社論,轉載) 美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超越中國、股市暴跌,中國又出現「慶祝」美國、日本疫情的幸災樂禍言論。有人甚至...

閱讀詳情 »

耳鳴為何引起暈眩及頸部痠痛?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