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辛迪瑞全揮桿的七步黃金論之初始下桿

到目前為止,你所做的每件事情:準備動作,緊湊的初始起桿,充分旋轉及伸展的上桿都是為了產生及囤積能量。現在是時候來釋放這個能量,也是時候來改變揮桿方向,是時候讓球桿開始下行的軌跡並回到球,更是時候讓你的身體產生最大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來迎接真理的瞬間:當球桿與球相遇的那一剎那。

不同的球手對於怎樣啟動初始下桿有不同的看法。本. 霍根曾說胯部轉左啟動下桿,這樣將手臂拉進一個內側的平面創造速度,並適當轉移重心,他認為在下桿時不能過快地轉動胯部。泰格.伍茲的揮桿速度大大快過本. 霍根曾經可能認為的速度,他說他喜歡通過“將重心輕易地轉回左邊,然後讓雙臂在胸前落下。我不想我的肩膀舒展得過多地快過於我的雙臂。”這個關鍵是要獲得將重心直壓向雙腳的感覺。這樣做可允許肩膀細微舒展,同時穩固的平衡可保障擊球時有個強有力的轉身動作。60年前,史上最偉大的職業球手鮑勃.瓊斯說過:“胯部引導的同時開始舒展身體,通過拉動手和球桿的重量將左臂拉緊。”傑克.尼克勞斯是18個職業大滿貫賽事冠軍的獲得者,在啟動下桿時他的左腳跟降回地面並開始飛速轉動胯部。格雷.諾曼用他的右大腿發力,從而啟動重心轉移和胯部轉動。所有的這些感覺都不一樣,但它們都是正確的。如果你調查研究世界上排名前50的球手,在怎麼啟動下桿這個問題上,你很可能會聽到20種不同的回答。我們無法斷定哪種更優異於哪種。對於這些頂尖水平的球手們來說,啟動下桿的答案是“ 哪個最有效果。”整個原理應該是一體化的機械原理,即球桿作為人體結構的一部分隨身體的移動而移動。

如果上桿動作正確做到了,那你的左手臂是伸展開的,肩膀充分轉動,右大腿和胯部穩定,頭部稍轉到了球後,脊椎角度仍保持不變。你的腹部收緊,背部肌肉投入狀態,此時你會覺得在臀屈肌,腹股溝和臀大小肌處有一股泉湧般的扭力。從這個姿勢開始,你已經準備好展開身體並釋放你儲存的所有力量了。很多偉大的球手在下桿的時候有不同的感覺,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均是通過移動下半身過渡到下桿動作的。在每個偉大的揮桿動作中,腿部和胯部先動,軀幹跟隨胯部,肩膀跟隨軀幹,雙臂跟隨肩膀,雙手跟隨雙臂,球桿跟隨雙手,這就是下桿的順序。

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記下:次序是從下到上。胯部轉向左,重心從右側轉回左側。這個用腿,胯部,還有下腹部的大塊肌肉啟動下桿的動作就像拿著牛鞭的握把往外甩。這個動作跟揮桿動作的剩餘部分相比,看起來並不是強大或者快多少。然而,鞭把看起來的慢動作卻在鞭尾處產生了極大的速度,同樣的道理,啟動下桿時腿部和胯部的動作為球桿尾部即桿頭產生了巨大的速度。無論上桿還是下桿,如果肩膀和身體軀幹沒有轉動,那麼很難擊打出好球。但是在轉回小白球的下桿動作裡,需要更多地運用到下半身才能讓動作更有力量,也更有效果。當胯部引導,右肩膀,雙手和球桿輕輕落下,讓你在一個完美的姿勢下用最大的速度將球桿帶回小白球。當然,我可以從跪著的姿勢擊球,但是與加進腿部和胯部的力量來比較,我還是不能將桿頭速度最大化。

我們之前探討過,桿頭速度就是球速,也就意味著距離。當真正用到下半身的力量,而不僅僅是強壯的雙臂和過於發達的胸部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單個身體部位是不能完全控制高爾夫揮桿動作的。

很多高爾夫球手希望能擁有更多的擊球力量,於是他們用上半身來啟動下桿,最後導致下蓋擊球。你是否曾聽過這樣的詞語?如果你沒有,那麼這個內側下桿,往外送桿就是你需要花數年來創造且鞏固的動作。外側下桿,往內送一直讓我業務繁忙。以下是兩張能解釋下桿時內側下桿往外送及外側下桿往內送兩個不同軌蹟的清晰圖片。

相關推薦

文/May 跑步跟閱讀一樣,本來都是一件相當Personal(私密)的事。 像電影《阿甘正傳》裡的主人翁阿甘,一開始並沒有目標的跑著,後來愈跑愈遠,並花了幾個月的時間跑步橫越美國,每天都有好奇的路人加入跑步的陣營,之後參與者愈來愈多,引起媒體關注隨行跟拍,並好奇的問阿甘究竟為什麼而跑?而阿甘,仍然只...

閱讀詳情 »

千萬別游泳!我是認真的!! 因為游泳後,你會發現自己開始嫌棄其他鍛鍊方式,游泳是唯一一項不會產生運動損傷的健身方式。 千萬別游泳! 因為游泳後,你會發現自己怎麼吃也不會胖,浪費糧食!游泳消耗了大量卡路里! 千萬別游泳!因為游泳後,你會發現自己迷戀上各種泳姿,百游不厭,耗神! 千萬別游泳!因為游泳後...

閱讀詳情 »

「2014正新瑪吉斯二輪嘉年華」11月16日將於彰化員林二輪會館舉行,除了必備的騎乘活動外,還有趣味比賽、輪胎常識講解、摸彩等活動內容,報名將於10月27日截止,限額1200人,額滿提前截止報名。騎乘路線自員林大峰巷自行車園區到二輪會館,這裡原本就是車友經常騎行的練車路線,而活動地點二輪會館,也是大...

閱讀詳情 »

號稱全世界最難的三鐵賽,地點從英國到法國,被稱為"拱門到拱門"三鐵賽(倫敦的大理石拱門到巴黎凱旋門),途中要先跑 87 英里(約140公里),再橫渡 34 公里的英吉利海峽到法國,接著騎上 180 英里(約 290 公里)到凱旋門,全世界只有 17 個人完賽,是相當艱難的挑戰,但在這麼嚴苛的環境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