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迎春門牙開縫大NG 隱形矯正守住財運旺整年

中國人過新年「迎春納財」不可少,尤其對於招財又特別重視。傳統面相學認為,齒相與財運有關,應防有漏財之虞。許多上班族平日忙於工作,對於門齒縫隙總苦無時間可以修理門面,農曆年前牙醫門診出現看診熱潮,都是希望能在新的一年旺財添好運。

想把牙縫關閉起來,有哪些方法?資深牙醫師吳碧礽表示,關閉牙縫可採取補牙、做人造牙冠和矯正等補救措施,其中補牙是最快速的方式,利用樹脂纖維將門牙加大修飾、縫隙填滿,適合要拍美美婚紗照、步入結婚禮堂或出席重要場合的患者,缺點是不持久,日後樹脂材料容易染色和脫落;而人造牙冠的療程歷時1至2周,作法是將牙齒磨小,再套上人工牙冠,對先天齒質不錯的人難免有些遺憾;隱形矯正則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無須修磨健康牙齒、又能在潛移默化下悄悄關閉牙縫。

近幾年來隱形矯正興起,解決了以往戴著傳統金屬矯正器吃東西不方便、不易清潔牙齒或鋼線不慎脫落、刮傷黏膜等困擾;隱形矯正是配戴透明牙托幫助移動牙齒的位置,逐步排列整齊,取下即可進食,矯正過程中相對舒適方便。吳碧礽分析,牙齒矯正至少需費時兩年,透過牙醫師的矯正計畫,按部就班的拉攏牙齒、改善咬合不正,長遠來看不僅能讓齒列整齊、微笑變美,牙齒也易於清潔、更能維持口腔健康。

隱形矯正的技術必須尋求專業的牙醫師設計,才能達到最佳矯正效果,吳碧礽指出,牙醫師會透過牙齒咬合、臉型變化或拔牙與否等進行整體規劃,利用3D數位取模訂定矯正計畫,與病患溝通後,傳送檔案至美國工程師製作牙托,通常矯正療程約需用到40至50組,甚至更多或更少組牙托(以患者牙齒矯正的難易度決定牙套的多寡),每兩周循序漸進替換一組牙托,約兩個月回診一次,牙醫師會再檢查牙托與牙齒的吻合狀態,視矯正效果做調整。

過年期間要出遠門或超過兩個月以上無法回診時,記得向牙醫師多領回幾組牙托,以便能定時替換,確保矯正效果,若假期中未能落實每天戴滿22小時,牙醫師建議,可將一副牙托原本應配戴兩周的時間調整至兩周半,來補足兩周應配戴的總時數,但這僅是權宜之計。

吳碧礽醫師提醒,隱形矯正除應戴足時數,清潔也不容忽視,每次飲食完畢不可怕麻煩,應即時刷牙、漱口,將牙縫間的殘渣清除乾淨,尤其吃完甜食更要做好口腔清潔,以免戴上牙托時易孳生細菌導致蛀牙,嚴重恐釀成牙周病,就得不償失了。

本文分享自網路

相關推薦

台北市立美術館24日發出公告,表示接獲衛生單位通知,7月16日下午曾有確診者足跡,為確保參觀民眾、工作同仁安全,25日自主閉館一日,進行全館環境消毒;提醒該日下午參觀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並將於27日(二)重新開放。針對網友詢問確診者出現足跡的時段,北美館回應,目前衛生機關僅告知為7月16日下午有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兩項疫苗最新決策。第一,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納入公費疫苗接種作業計畫;第二,經過專家多次辯論和討論,同意並開放疫苗混打。 衛福部食藥署日前通過國產高端疫苗的EUA,核准使用於20歲以上成人。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透露,專家在今上午AC...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韓羽婕、王聿瀠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國內新增1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好消息是,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確診個案當中,居家隔離陽性有5例,有10例已知感染源,其中1例關聯不明,整體疫...

閱讀詳情 »

隨著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宣布7/27至8/9暫降至二級防疫警戒,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臉書呼籲民眾,雖然是降級管制但還是不能鬆懈,也希望各店家業者可以配合政策,只有把「防疫做好,才能早日回到正常生活。」蘇貞昌透過臉書呼籲民眾,「防疫降級不是取消警戒,千萬不能鬆懈!」他表示週二(7/27)起,三級警戒降到二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