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視雷射手術怕畏光? 這個時間點做最好

近視雷射手術怕畏光? 這個時間點做最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為擺脫近視所帶來的困擾,目前已有愈來愈多的人會選擇接受近視雷射手術,而近視雷射手術術前、術後有諸多注意事項,而且也有適合進行的時間,你知道嗎?尤其是進行近視雷射手術之後的恢復期,會有畏光的情形,若是碰到紫外線太強的氣候,就會使得視力恢復較慢;所以,秋冬之後,紫外線減弱,就非常適合做近視雷射手術。

接受近視雷射手術 方便生活為大宗

眼科診所廖家慶醫師指出,一般會想要做近視雷射手術,大部份可分成職業因素,如演藝人員、空服員等外觀需求,或是生活習慣、興趣,戴眼鏡恐造成行動不便,如潛水者、運動員;以及部分接受近視雷射手術者,是因健康因素,像是原本就有習慣戴隱形眼鏡,但因患有乾眼症,使得無法繼續配戴隱形眼鏡,便會選擇以近視雷射手術來改善視力。

近視雷射手術後不「刺目」 秋冬兩季紫外線弱較合適

廖家慶醫師表示,一般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後,除會有乾眼症外,也容易有眩光或畏光的現象產生,若是碰到紫外線太強的氣候,就會使得視力恢復較慢,加上台灣位處熱帶、副熱帶,氣候較為溫暖,容易使人流汗,若汗水不小心碰觸到眼睛,恐引起感染;因此,相較於春夏兩季,秋冬時節因陽光及紫外線減弱,非常適合接受近視雷射手術。

近視雷射手術分兩種 角膜厚度影響安全性 

目前雷射近視手術可分為表層雷射的新式Smart TransPRK手術,以及非表層雷射的LASIK手術;廖家慶醫師說,表層雷射相較於非表層雷射,表層手術的部位較表淺,且新式Smart TransPRK手術是不需掀角膜瓣膜的手術,能夠保留較多的角膜瓣膜厚度,以及眼角膜組織,故發生眼角膜瓣發炎感染、位移的併發症較少,安全性與穩定性相對更高;此外,術後乾眼症的症狀也較輕微。

近視雷射手術並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廖家慶醫師強調,做完手術後,有效角膜基質層厚度至少需留下250微米,若為近視度數較深、瞳孔愈大者、天生眼角膜較薄,因需切除更多眼角膜,其所產生併發症的風險亦高、穩定性也較低,所以要充分了解每種近視雷射手術的差異性,再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

術前檢查前應停戴隱眼 術後保養需謹慎

廖家慶醫師提醒,在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前,為了確保檢查的數值與近視雷射手術後可預期的結果,若本身有配帶軟式隱形眼鏡者,其可能造成角膜水腫,應停止配戴1個星期,而若為硬式隱形眼鏡則可能會改變角膜弧形,停戴時間則應延長至1個月。在術後恢復期間,也應避免出入粉塵較多的地方、觸碰不潔的自然水源,或從事游泳、泡溫泉等水上活動,並避免揉眼睛,按時間點眼藥水,最重要的是,按時回診追蹤。

【延伸閱讀】

近視雷射手術知多少? 安全最重要!

近視雷射手術可同時矯正散光? 眼科醫師這樣說

向眼鏡SAY BYE 高度近視族應該知道的事

想要雷射近視 一年之中這時最適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97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今年66歲的陳先生,原本是一位退休老師,卻在某日因頻繁腹痛緊急就醫,一開始還查不出病因,多次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腸胃道間質腫瘤」。顏厥全教授說:間質腫瘤復發機率相當高,若以手術切除後仍轉移病灶患者,大多只能透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延緩病情惡化,但治療成效不佳,且有抗藥性的隱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國定佛誕節和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意義特殊。因此,慈濟基金會於5月10日在台中慈濟醫院舉行中區戶外浴佛大典,今年主題為「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希望眾人應以誠相待。慈濟志工彭隆建更現身分享,述說過去吸毒的浪蕩人生,呼籲吸毒者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