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視雷射該不該做? 眼科醫師傳授評估秘訣

近視雷射該不該做? 眼科醫師傳授評估秘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臨床上最常諮詢近視雷射手術的患者,除了因工作需求卻無法長期配戴隱形眼鏡的空服員、廚師,不喜歡被眼鏡束縛的熱愛戶外活動者及極限運動者外,還包括因角膜缺氧及眼裂太小,不適合戴隱形眼鏡的患者。在近視雷射手術前,眼科莊怡群醫師建議大家多諮詢幾間診所,多方比較,綜合評估需求及風險後,再做決定。

成年後即可雷射 越年輕效果越好

近視雷射需要等到眼睛發展成熟後才能進行,法律規定適合手術的人須滿18歲並且在六個月內沒有近視的進展。莊怡群醫師表示,越年輕的近視患者,可以享受不戴眼鏡的時間越久。而隨著年紀增長,約莫40歲之後,就會開始有老花的現象,這時雖然雷射手術解決了近視問題,不用戴近視眼鏡,卻要戴上老花眼鏡,無法達到完全脫鏡的效果。一般臨床上最適合做雷射手術的年齡是18到35歲,近視與散光皆可一併處理。然而老花之後也並不是完全不適合動手術,但通常會建議單眼保留些許度數,讓一隻眼睛負責看近,另一隻負責看遠。

健康者都可近視雷射 關鍵在角膜剩餘厚度

基本上健康的人都可以進行雷射手術,不適應症包括免疫失調、極度乾眼症、視網膜剝離、視網膜病變及遺傳性角膜變性。懷孕及哺乳期婦女也因為賀爾蒙變化往往影響近視度數,建議延緩治療。莊怡群醫師指出,除上述特殊族群外,能否進行雷射手術還取決於角膜剩餘厚度。有些度數太深的患者或天生角膜過薄的患者,手術後可能因為角膜殘留厚度過少而產生角膜圓錐。因此這兩類患者必須經過謹慎評估才能確定是否可以雷射。角膜剩餘厚度一般建議要保留起碼320-350微米。

近視雷射分為LASIK飛秒雷射手術、傳統PRK、Smart TransPRK智能表層雷射手術、SMILE全飛秒雷射。醫師會根據年齡、需求、度數不同而決定適宜的手術方式。LASIK恢復期短,但術後有可能會有乾眼及瓣膜移位的風險;SMILE穩定性高,痛感低,但需在角膜內作業,有無法完成手術的可能性;Smart TransPRK手術時間短,屬不掀瓣手術,全程自動化、零接觸,但恢復期較長。不過莊怡群醫師表示,在新技術的輔助下,大部分患者均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術後應保持良好用眼習慣 乾澀可補充人工淚液

近視手術的後遺症包括度數矯枉過正、度數不足、乾澀、及術後眩光等。莊怡群醫師提醒,術後必須避免陽光曝曬約6個月,並按時使用眼藥水,以免產生角膜白斑的後遺症。少滑手機、時常眨眼、補充人工淚液是術後保養的不二法則。

【延伸閱讀】

騎車通勤抗「疫」 戴口罩卻眼前霧茫茫

少戴隱形眼鏡防武漢肺炎? 眼科醫師揭隱眼注意事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06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手腳無力、流轉多科 紫質症難確診 57歲的王小姐,11年前因為腹痛求診腸胃科,後來更因手腳無力、嗎啡都難止住的全身性疼痛,流連神經內科、心臟內科等多科,最後在尿液曝曬測試下,尿液顏色變深像烏龍茶,才終於確診為罹患罕見血液疾病紫質症,對生活造成不少影響。 「你不曉得走到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細胞癌在腎臟癌當中佔高達九成比例,抽菸、肥胖、三高等都是危險因子,由於初期多無症狀,一旦出現無痛性血尿、腰痛時,多已進展到後期,早期發現治療效果相當好,不過對腎臟癌晚期病人即使透過化療、放療效果仍相當有限。 所幸,隨著新藥不斷發展,新一代多重標靶藥物能延長存活時間,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超人氣日本動漫鬼滅之刃,描述男主角為了保護妹妹以及全人類,進而加入殺鬼道路的熱血劇情,該部動漫如今更新第三季—遊郭篇,更是引來網友熱烈討論,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男主角炭治郎大戰上弦陸鬼的打鬥橋段;在打鬥中,炭治郎的眼睛並沒有受到外傷,但卻開始變紅最後又流血,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蔡誠報導】自去(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世界聽力日主題定為「Hearing Care For ALL」時起,台灣許多相關社福機構及團體皆響應並採取相應行動,包括共同發起兒童聽能創建基金募集計畫,讓每位聽障兒都能獲得更多醫療資源並把握黃金治療期;也積極提高民眾對聽力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