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近2成學童早餐常吃加工肉 蛋白質攝取量不當容易變胖

近2成學童早餐常吃加工肉 蛋白質攝取量不當容易變胖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小男生就是愛吃肉,這該怎麼辦?一項學童飲食調查發現,國內學童攝取蛋白質種類相當不健康,違反國健署建議順序「豆>魚>蛋>肉」,且年級越高,越愛吃紅肉(豬肉、牛肉)、越不愛豆製品,其中又以男生偏食狀況最為嚴重。


癌症關懷基金會調查北中南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飲食狀況,回收近2萬1千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學童在豆魚蛋肉類的攝取量相當不健康,僅有2成在建議量以內,近8成不是超量、就是過少


進一步分析,小男生吃太多肉,小女生則不愛吃肉,例如,小三的男生中,就有2成6攝取過量的蛋白質,其中大都食用紅肉。小六女生中,而4人就有1人蛋白質攝取過少。


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楊川瑩表示,這項調查顯示,不論地區或年級,學童的蛋白質攝取來源中,9成為動物性蛋白質,例如,豬、牛、羊等紅肉,或雞、鴨、鵝等白肉,以及蛋類,且多集中在晚餐。


調查發現,近2成學童常吃加工肉品,且集中在早餐,例如,像是,豬肉排漢堡、火腿等等。楊川瑩觀察發現,小朋友吃越多加工肉品,則排便越不順暢,且感冒頻率也較高。至於專家推薦的豆製品、魚類等蛋白質食材,學童則興趣缺缺,調查發現,僅11%學童常吃植物性蛋白質的豆製品,近4成每天吃不到0.5份優質蛋白質。


在學童蛋白質知識方面,近9成學童知道多吃蛋白質,可能讓肌肉增長,僅有1%可以完全分辨出植物性蛋白質,但答案僅限於「黃豆、黑豆、毛豆」,對於素食認知,嚴重不足。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提醒,學童蛋白質攝取量呈現兩極化,不是過量,就是不足,如果餐餐大魚大肉,炸雞薯條,攝取過多的油脂及熱量,就容易變胖。


陳月卿說,蛋白質與免疫力息息相關,攝取優質蛋白質,就能以建構良好的免疫系統,因為人體在製造抗體時,必須要有蛋白質作為原料,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取不足,或是吃了太多紅肉,免疫功能勢必受到影響。


陳月卿建議,家長在準備料理食材時,遵循口訣「餐餐2份蛋白質、蛋肉食物雖好吃、魚類海鮮也不錯、豆製品會更好、加工肉品no no no」,讓孩子吃出防疫免疫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疫情爆發緊張到快無法呼吸 改善預期性焦慮別不敢就醫
▸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新制加碼多少? 簡單1張圖報你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釣到一隻三公斤重的大紅紺,卻讓喜歡海釣的王先生笑不出來,因為隔天他右肩劇烈疼痛,左肩卡卡,連想穿脫衣服都成問題,上廁所還要另一半協助。就醫檢查發現,他罹患了鈣化性肌腱炎,肌腱嚴重鈣化及發炎。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表示,人體許多器官都可能鈣化結石,肌腱也不例外。所謂鈣化性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代生活壓力大,許多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狀而不自知,或是發現後卻缺乏醫療資源協助。董氏基金會表示,透過簡易的篩檢,有助於發現憂鬱情緒,民眾應把情緒檢測視如量血壓一般,常常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紙本篩檢,達到預防憂鬱症效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某些地區只有不到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內身心障礙者已佔台灣人口的20分之1,且呈現上升趨勢,一些身心障礙朋友因為認知能力較弱、忍受力不夠等因素,無法有效清潔牙齒,以致造成口腔衛生明顯比一般人差,並容易產生許多口腔疾病;牙科醫師表示,這些人可尋求醫院的特殊需求者醫療服務團隊,接受客製化的口腔醫療保健,以避免「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減重可治療糖尿病!台中一名38歲洪姓男子,從小就肥胖,體重達145公斤,因4、5年前罹患糖尿病,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治療,醫師建議可做胃繞道手術減重,經手術和飲食改善後,糖尿病也獲得改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外科主任李旻憲表示,一般認為糖尿病是不可根治的慢性病,只能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