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退化性關節炎常被誤認為骨質疏鬆 這幾種情況特別注意

退化性關節炎常被誤認為骨質疏鬆 這幾種情況特別注意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今年57歲的王太太,體型較為福態,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後,急著說擔心老後骨質流失快速,更年期過後女性會更加嚴重,並說到走路時膝關節感覺卡卡,走久了還會感到疼痛,是否因骨質流失的關係所導致?


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分不清 退化已非老人專利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醫師指出,其實遇過不少像王太太提出一樣問題的人,常會混淆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是指骨質密度的下降,如果出現身高變矮、彎腰駝背、脊椎疼痛時就需要當心是否已有骨質疏鬆症,後續容易造成骨折或骨裂。「退化性關節炎」則是在關節處有發炎,造成關節疼痛不適、影響關節的靈活度,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關節僵硬、疼痛難耐,使關節活動受到侷限,影響到日常的活動。


以王太太為例,透過X光檢查發現膝關節腔已有輕微變窄的現象且有疼痛,已符合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由於膝關節的構造複雜精細,以零輻射MRI(磁振造影)檢查更可以進一步確認膝關節的軟骨、半月板、韌帶、關節腔、骨骼和軟組織等是否有損傷或病變。沈彥君醫師提醒退化性關節炎,「退化」一詞容易使人誤解只有銀髮族才會發生。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推估有350萬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且隨著運動風氣盛行,很多人的膝蓋常會不當使用,患者年齡層由60、70歲逐漸下降,已出現30、40歲的患者,呈年輕化趨勢。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原因除了與退化相關,長時間固定使用特定姿勢(常見於家庭主婦、美髮業、教師等)、體重過重也是常見原因。


研究指出肥胖退化性關節炎罹患率近5倍


其中肥胖不僅增加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率,也會加速病程的進展以及有較差的預後。有研究發現,過重及肥胖會分別增加約2.5及4.5倍膝部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且BMI每增加5kg/m2罹病風險隨之增加35%。王太太的BMI數值為31已屬於中度肥胖,這也難怪她為何年齡未滿60,退化性關節炎卻提早找上門。


沈彥君醫師也提醒,膝關節每時每刻所承受的壓力,遠超過我們所想像,若能透過例行健康檢查觀察肉眼看不到的骨骼組織變化及留意身體細微變化,並及早接受治療,能夠有效減緩症狀,也能避免或延緩走到置換膝關節這一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10度低溫冷死人是真的 天冷猝死3危險時刻應提高警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22周歲的女孩小晴在一場爭執中受到驚嚇,一覺醒來,失去了記憶,不認識家人和同事。22日,記者採訪得知,這位女孩已經開始上班,不過性格變得靦腆了。 據小晴的同事介紹,17日下午4點左右,小晴與表姐一起打車回住處,下車時,小晴剛推開車門還未下車,就听到一聲響聲,一位騎電動車的老人被車門刮倒...

閱讀詳情 »

最近一條米老鼠玩偶迎客的微博爆紅網路,誰都沒有想到在這條微博下隱藏的故事是那麼心酸!米老鼠玩偶大家都很喜歡,尤其是孩子們,看到這種玩偶都會撲上去,它看起來相當可愛。有民眾拍下這一幕並上傳,不少網友都濕了眼眶。     網友「天下第一神貓」發文指出,「之前在重慶拍的,有點萌,有點心...

閱讀詳情 »

到養生食品,我們通常會想到那些價格昂貴、與藥食同源的食物,例如燕窩、人參等。事實上,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價格低廉,非常普通的食品亦是養生佳品。那麼,如何利用這些普通食品進行日常保健?不妨借鑒韓國人的做法。 韓國人的養生食品 ◆海帶 是韓國人最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從過生日、坐月子到吃早餐,韓國人頓頓都...

閱讀詳情 »

粉瘤,醫學上稱為皮脂腺囊腫。它是由於皮脂腺腺管開口堵塞引起的皮脂腺分泌物淤積,腺體逐漸腫大而形成的「小腫瘤」。粉瘤好發於青春發育期,尤以面部多見。粉瘤位於皮膚淺層,一般呈球形,米粒至雞蛋大小,中央可見黑頭,擠壓時內有白色粉狀物排出。 身體各部位 均可能長粉瘤 新光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昌霖表示,目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