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籲:關節卡卡疼痛是警訊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籲:關節卡卡疼痛是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5歲的郭姓老翁(化名),平常熱愛打高爾夫球,三天兩頭就會找朋友一起去,但最近發現只要一用力揮桿,膝蓋就會疼痛不適,讓愛打球的他不得不降低打球頻率,乖乖待在家休息。最近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越發疼痛,甚至行走都出現困難,只好到醫院骨科檢查,發現是左膝蓋內側軟骨長期嚴重磨損導致疼痛,再拖延下去可能要坐輪椅。經醫師採用「機器手臂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現在又可以上球場與好友同樂!

退化性關節炎並非老人專利 年輕人亦須警惕

骨科診所院長吳濬哲醫師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台灣大約有350萬人深受退化性關節炎之苦,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膝關節的退化問題,65歲以上長者罹患比例更高達74%。另外臨床發現退化性關節炎有年輕化趨勢,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膝蓋導致受傷、肥胖、缺乏運動或基因遺傳等因素,讓關節軟骨磨損的時間提早到二、三十歲,導致人未老關節先衰的問題。

吳濬哲醫師說明,由於退化性關節炎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初期只會覺得關節處卡卡,通常都是在關節難以伸曲或有下床困難時,才會前往醫院求診,當骨科醫師檢查後,發現膝關節多半已經是嚴重磨損及退化。

多模式治療 助患者不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

吳濬哲醫師指出,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初期會先建議患者使用止痛藥、注射PRP或打玻尿酸改善症狀,但若狀況沒有改善,可能就會評估採用膝關節置換手術進行治療。

吳濬哲醫師進一步說明,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目前有分「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與「機器手臂膝關節置換」二種,由於退化性關節炎多半以老年人為主,使用傳統的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容易因傷口較大且復原期較長,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目前針對軟骨嚴重磨損患者,會建議使用機器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藉由術前電腦斷層掃描、術中再由導航系統、機器手臂及3D即時動態影像輔助,只需移除部分磨損關節,因此除了傷口小,也能減少不必要的組織傷害,保留韌帶與神經部位,藉此縮短復原時間,術後當天患者就能行動自如。

運動應量力而為 關節疼痛盡早就醫診治

吳濬哲醫師提醒民眾,平時運動除了量力而為、採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外,還應搭配適度的休息來保護膝蓋,一旦出現關節疼痛或無法行走的症狀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諮詢及診斷,以利及早治療,才能遠離相關疾病之苦。

【延伸閱讀】

季節變化關節就痛? 復健科醫師曝防治攻略

憂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疼痛不敢治療? 「定頻微電流」大幅減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4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107年國人十大癌症,肺癌已連續12年蟬聯死亡率第一,又以早期癌發現人數是肺癌成長最多。樂生療養院胸腔內科醫師董安修指出,主要因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容易被忽略,等到出現持續咳嗽、痰中帶有血絲、呼吸急促、胸痛、聲音沙啞、四肢關節疼痛、食慾不振等肺部求...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 ◎看懂齒相就知健康 牙齒會對應健康程度 近五年來,我像一名推廣牙齒健康的傳教士,傳遞牙齒與健康的相關養生觀念,所以不時有認識及不認識的人來拜訪我。 曾經有一位文字工作者來採訪我,當時她苦於牙齒發炎狀態,因此向我說明了她深受其害的過程。原來她國...

閱讀詳情 »

大腸是體內的垃圾處理場,也是排毒之王 大腸是人體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我們全身需要排出的廢物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都得靠大腸處理,它可以說是體內的垃圾處理場,也因此成為體內毒素累積最多的器官。 我常常在演講和節目裡提到一句經典名言:「欲得長生,腸要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屎。」大腸對於維護人體健康扮演著非常重...

閱讀詳情 »

對的食物就是最好的營養補給品 前一陣子,某位知名歌手代言的雞精廣告,在各大電視台強力放送,強調雞精的營養能補充身體能量、提高學習力,相信許多家長看了廣告之後不免心動。為了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希望自己孩子的大腦更聰明、功課進步,許多家長常不惜血本買下營養補給品;而現代人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