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基因型」吃了這類皮膚藥 當心恐要命

這「基因型」吃了這類皮膚藥 當心恐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約有近百例具致命性嚴重皮膚藥物過敏的案例,磺胺藥就是其中一種,其具有抗菌和消炎的功能,因此常被用來治療許多發炎性皮膚疾病;但卻有少數人對其會產生嚴重藥物過敏反應。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證實,若帶有基因型HLA-B*13:01,使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是正常健康族群的40倍以上。

特殊基因體質 藥物過敏風險增40倍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在基因組關聯分析中,首次證實此特殊基因可以活化毒殺免疫細胞,進而造成皮膚的破壞與發炎反應,因此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上扮演重要角色。

輕則搔癢紅疹 重則引發致命危機

磺胺的藥物過敏,可分輕微到嚴重,輕微的藥物疹可以單純是局部搔癢的紅疹;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包含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其臨床表現,可能是全身紅疹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疾病進展的過程,還可能威脅到身體的五臟六腑,併發肝腎衰竭而導致死亡。

藥物過敏 出現4症狀應立即停藥就醫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提醒,在服用藥物後,若出現皮膚紅疹起水泡、嘴唇及口腔黏膜潰爛、發燒、喉嚨痛等,應立即停藥,並立即就醫治療,避免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併發症發生。一般輕微的藥物過敏的患者,藉由早期診斷和停止使用磺胺藥物,就可達到症狀改善。

【延伸閱讀】

暑假KTV歡唱躲日頭 醫籲當心「金嗓進、倒嗓出」

打破荷爾蒙療法迷思 更年期女性不做「乾太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大家從小聽到大的「澱粉」,餵飽了我們之餘,也成了不少女星的瘦身黑名單。很多女星為了瘦身,會避免吃澱粉,只吃蔬菜。其實澱粉存在於很多食材中,我們不知不覺間已經吃下很多澱粉,我們常吃的香甜玉米就是典型的例子! 營養師余朱青表示,想達到均衡飲食,需攝取6大類食物。包括有全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1)日宣布新增439例本土病例,191例境外移入(117例落地採檢)。 個案分佈為新北市(145例)、台北市(100例)、基隆市(36例)、高雄市(32例)、桃園市(25例)、花蓮縣(21例)、宜蘭縣(14例)、新竹縣(12例)、新竹市及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新北市於今(11)日上午宣布「輕症在家照護」施行細則與專責醫院名單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在下午宣布將視疫情發展啟動確定病例的居家照護,強化疫情的應變能力。 居家照護者可做遠距看診 由藥師送藥到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考量未來感染個案將以無症狀或輕症居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2021年COVID-19疫情的老梗謠言,在Omicron疫情下捲土重來!這回的謠言漏洞百出,連日期都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指出,近日有網友再度於通訊軟體LINE散布「別出門,端午節(6月25日)過後,再看疫情控制情況!警告:一旦染上,就算治癒了,後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