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基因型」吃了這類皮膚藥 當心恐要命

這「基因型」吃了這類皮膚藥 當心恐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約有近百例具致命性嚴重皮膚藥物過敏的案例,磺胺藥就是其中一種,其具有抗菌和消炎的功能,因此常被用來治療許多發炎性皮膚疾病;但卻有少數人對其會產生嚴重藥物過敏反應。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證實,若帶有基因型HLA-B*13:01,使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是正常健康族群的40倍以上。

特殊基因體質 藥物過敏風險增40倍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在基因組關聯分析中,首次證實此特殊基因可以活化毒殺免疫細胞,進而造成皮膚的破壞與發炎反應,因此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上扮演重要角色。

輕則搔癢紅疹 重則引發致命危機

磺胺的藥物過敏,可分輕微到嚴重,輕微的藥物疹可以單純是局部搔癢的紅疹;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包含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其臨床表現,可能是全身紅疹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疾病進展的過程,還可能威脅到身體的五臟六腑,併發肝腎衰竭而導致死亡。

藥物過敏 出現4症狀應立即停藥就醫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提醒,在服用藥物後,若出現皮膚紅疹起水泡、嘴唇及口腔黏膜潰爛、發燒、喉嚨痛等,應立即停藥,並立即就醫治療,避免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併發症發生。一般輕微的藥物過敏的患者,藉由早期診斷和停止使用磺胺藥物,就可達到症狀改善。

【延伸閱讀】

暑假KTV歡唱躲日頭 醫籲當心「金嗓進、倒嗓出」

打破荷爾蒙療法迷思 更年期女性不做「乾太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疫情期間民眾不敢上醫院,疫情降級後隨著解封與疫苗覆蓋率提升,人潮也逐漸回流,因此蓄積相當多健檢的量能,預期三級警戒降級後,民眾對於健康檢查會有爆發性的需求。以新光醫療體系為基礎的板橋新光健檢中心於今日(30日)開幕,主打高檔健檢,並串聯園區內住宿、餐廳、健身房、游泳池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109年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1,737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全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有3,964人。肝癌占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有7,773人,約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15.5%。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我國今天新增21例本土個案,連續3天無人死亡案例,原本個案集中在雙北,但嘉義縣單日新增9例,高於台北市7例、新北市4例,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嘉義爆發一起工廠群聚感染事件,其中最小確診者僅5歲,目前匡列採檢78人。 ▲嘉義工廠群聚關聯圖。(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醫護人員們在疫情期間站在第一線為全民奮鬥,穿著厚重隔離衣戰戰兢兢的執行任務,辛苦程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民眾宅在家中便是對醫療最大的幫助,從醫療劇中可一窺醫療環境的艱辛,感受醫療工作者的付出。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全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