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基因型」吃了這類皮膚藥 當心恐要命

這「基因型」吃了這類皮膚藥 當心恐要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年約有近百例具致命性嚴重皮膚藥物過敏的案例,磺胺藥就是其中一種,其具有抗菌和消炎的功能,因此常被用來治療許多發炎性皮膚疾病;但卻有少數人對其會產生嚴重藥物過敏反應。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證實,若帶有基因型HLA-B*13:01,使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的風險,是正常健康族群的40倍以上。

特殊基因體質 藥物過敏風險增40倍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在基因組關聯分析中,首次證實此特殊基因可以活化毒殺免疫細胞,進而造成皮膚的破壞與發炎反應,因此在磺胺藥物產生嚴重藥物過敏上扮演重要角色。

輕則搔癢紅疹 重則引發致命危機

磺胺的藥物過敏,可分輕微到嚴重,輕微的藥物疹可以單純是局部搔癢的紅疹;嚴重皮膚藥物過敏包含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和藥物反應伴隨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與全身症狀。其臨床表現,可能是全身紅疹水泡、到大範圍的皮膚破皮和黏膜潰瘍;疾病進展的過程,還可能威脅到身體的五臟六腑,併發肝腎衰竭而導致死亡。

藥物過敏 出現4症狀應立即停藥就醫

長庚醫院皮膚科研究團隊提醒,在服用藥物後,若出現皮膚紅疹起水泡、嘴唇及口腔黏膜潰爛、發燒、喉嚨痛等,應立即停藥,並立即就醫治療,避免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併發症發生。一般輕微的藥物過敏的患者,藉由早期診斷和停止使用磺胺藥物,就可達到症狀改善。

【延伸閱讀】

暑假KTV歡唱躲日頭 醫籲當心「金嗓進、倒嗓出」

打破荷爾蒙療法迷思 更年期女性不做「乾太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最近寶可夢風潮席捲全台,不少小孩子、學生,以及上班族、中老年族群都在瘋抓寶,新北投公園、南寮漁港、旗津等熱門景點都擠滿抓寶人潮,彷彿成為全民運動了。針對此瘋潮,皮膚科醫師施懿玲提醒,如果要在戶外抓寶,一定要記得做好防曬,而且長時間低頭、盯著手機,很容易形成皺紋,加上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每到季節轉換,肌膚往往變得更敏感,特別是有敏感膚質的人,皮膚更容易乾燥、搔癢。皮膚科醫師徐常捷提醒,肌膚水分多寡、保養品滲透壓不只影響整體舒適度,還可能影響肌膚堅韌程度,想要維持肌膚水潤、有光澤,保養品滲透壓很重要。 等滲透壓 皮膚水潤關鍵 徐常捷醫師解釋,民眾泡溫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人都以為「頭痛」是因為大腦組織發生痙孿,或是受傷了。但是,其實大腦組織跟頭骨,是沒有痛覺接受器的,也就是當你發生頭痛時,大腦並不痛,而是頭部其他的部位在疼痛。美兆健康管理機構研發處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譬如供應血液到大腦底部或表面的血管,就具有痛覺接受器,頭皮以及頭部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家人、民眾需要開刀,多半會透過關係、網路搜尋、爬文,做一下功課,打聽哪位醫師技術較好,事實上,這有客觀指標可供參考。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發表研究指出,與其觀察一名醫師的「手術量」,還不如深入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