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這些疾病都與壓力有關 釋放壓力6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這些疾病都與壓力有關 釋放壓力6招

壓力可以是個人內在或外在環境的刺激,也可以是接受刺激後無法解決時的反應,或者是一段心理調適的過程。總結來說,壓力可以視為「刺激」、「反應」、「過程」三個面向的綜合體。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健康是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的安全舒適狀態;除了生理層面,還有心理與社會問題需要關注,才能獲致真正的身心健康,另外一個重要觀念是;預防保健更重於疾病的治療。

常見的壓力來源
社會因素、經濟、工作任務繁重、工時過長、工作環境惡劣、同事間相處不佳、失業、擁擠、解決問題能力不佳、人際關係溝通不良、制度不合理、無法完成的理想與抱負、失戀、久病未癒…等。

觀察自已所承受的壓力是否過大
壓力大時容易出現的症狀:易怒、易哭、易沮喪、易暴躁、大量酗酒、菸癮大增、易恐慌焦慮、有自殺念頭、常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食慾降低、暴飲暴食、肌肉緊繃、血壓上升、疲勞、頭痛…等。

這些疾病都與長期壓力有關
研究證實「壓力」透過內分泌與免疫系統,干擾生理的正常運作,增加身心致病的脆弱度,導致功能的失調或臨床的身心問題。這些疾病都與壓力有關。
1)腦中風、高血壓、心肌梗塞、糖尿病
情緒壓力可能使血壓起伏不定,使血管內硬化的斑塊破裂或脫落,在血管中產生急性血栓,使腎上腺素過量分泌,引發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肌梗塞。
2)腸胃道疾病
長期壓力促使胃酸過度分泌而造成胃潰瘍、腹脹或腹瀉,甚至引發腸躁症。
3)精神疾病
壓力長期累積可能引發憂鬱症、恐懼症、焦慮症、強迫症等精神官能症。甚至產生飲食疾患、酒癮、藥癮。
4)免疫功能失調
壓力使腎上腺皮質會使分泌「皮質醇(又稱壓力荷爾蒙)」分泌過多,導致免疫系統長時間受到壓抑造成失調。

如何正確釋放壓力?
1)腹部呼吸法
腹式呼吸的重點在吐氣,吐氣時要很慢、吐得多,提供大腦及全身細胞足夠的氧氣,如此副交感神經才會產生作用,讓情緒不會過度亢奮緊張。
2)多與正向思考的人相處
面臨壓力可多跟「正向思考」的人聊聊或尋求心理諮商協助。
3)時間管理
避免在倉促忙碌中累積壓力,做好時間規劃能從容面對繁瑣事務。
4)規律的生活作息
正常均衡的飲食、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維持良好的體能及生理狀態可減輕壓力。
5)適時的安排放鬆時間
為自己安排休閒活動如運動、聽音樂、旅遊、靜坐、大睡一場、參加藝文活動。
6)面對壓力
認清壓力來源,改變對壓力事件的看法。

現代社會是個充滿壓力的環境,每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因人而異,如果無法調適,過度的壓力累積可能會導致身心疾病。所以面對壓力,認清壓力來源,轉變認知和情緒,尋求解決的辦法。壓力的管理與適應,是現代人必修的健康學分!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民眾若害怕老了之後,記憶衰退,罹患癡呆症,那喝綠茶也許是不錯的預防方法!根據日本的最新研究指出,每天有喝綠茶習慣的人,罹患痴呆症的風險較常人低30%。  綠茶有效 但成分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喝茶好處多,相信許多民眾早已知道,但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你對未來生活有目標嗎?還是每天都漫無目標又渾渾噩噩的過著日子!快積極的定下目標,不但能讓你更充實的過日子,還能延年益壽。 活得有目標 更能延年益壽 美國一項研究,針對7000名年齡20歲到75歲的美國進行問卷,生活有目標不僅能讓人健康地變老,而且還能防止早逝;且研究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最近,影星休傑克曼皮膚癌復發的新聞,讓許多民眾對於皮膚的不明斑塊更加重視。醫師說,最近門診許多民眾前來檢查,都懷疑自己身上的痣或斑點,擔心是否為惡性腫瘤! 紫外線強不防曬 當心皮膚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陳建宇醫師指出,常見的皮膚癌分成3種,包括:基底細...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頸椎壓迫神經造成四肢麻木乏力,是現代人越來越常見的問題。而頸椎壓迫神經的族群大多會找上姿勢不良的低頭族、電腦族、職業司機等。醫師也提醒,可別忽視頸椎壓迫神經這問題,因為嚴重多節頸椎狹窄併脊髓壓迫,會使病人四肢麻木、乏力、大小便困難,如放任最終會造成四肢癱瘓,終身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