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速傳!皮膚出現「異狀」千萬小心,會癢的要多注意了!沒想到「這種病」會讓皮膚變這樣,90%的人都不知道....

速傳!皮膚出現「異狀」千萬小心,會癢的要多注意了!沒想到「這種病」會讓皮膚變這樣,90 的人都不知道....

圖翻攝自toments 

皮膚覆蓋於人體的表麵,可以算是人體最大、麵積最廣的器官,可以反映出內臟的病變。所以從皮膚觀察某些病癥的信號,也是有理可循的。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醫學界研究發現,不少缺乏典型徵狀或是處於隱性期間的糖尿病人,其皮膚往往會出現種種異常變化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反映到皮膚上訊號有:  
1.全身或局部性瘙癢  
專 家說,其實皮膚瘙癢是糖尿病的早期發病的癥狀之一,糖尿病患者發生皮膚病或是皮膚感染的很常見,有一些患者甚至是在皮膚科看皮膚感染時,才知道患有糖尿 病。早期糖尿病人的皮膚瘙癢分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發病部位則不定,發病程度也不一致,但一般多發生於女陰、陰囊等部位,特別是女性外陰瘙癢更為常見。  
2.毛囊炎  
早 期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濃度已經比正常人高,皮膚組織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發生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毛囊炎。皮膚上會出現痱子樣的炎癥。這 些痱子樣的小疙瘩裡麵有膿液,觸摸時會痛,把膿液排出後會癒合,但會反覆發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引起毛囊周圍炎,又叫做癤。  
3.出汗多  
由於糖代謝障礙,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汗腺分泌異常,糖尿病患者皮膚潮濕多汗,動不動就汗流浹背。這可能是神經病變的前兆,是糖尿病的並發癥,患者應給予足夠重視。  
4.感覺異常  

四肢的皮膚時有麻木灼熱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蓋被子的時候疼得更厲害。長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經係統並發癥,但有些患者出現感覺異常後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5.皮膚皰疹  
糖尿病人身體抵抗力弱,皮膚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膚上會長水皰,裡麵有透明的漿液,多出現在手腳上。雖然水皰幾週內就可癒合,但會反覆出現。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五十歲的黃先生,半年來胸口時常感覺不舒服,咳嗽的痰偶爾有血絲,害怕自己是不是罹肺癌,醫院一間一間換就是查不到。直到求診臺中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靠著臨床經驗詳細問診、聽診查出關鍵的「時有時無的哮鳴聲」,終於由支氣管鏡檢查,找出排骨屑卡支氣管,取出異物擺脫半年陰影。胸部X...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類固醇從以前俗稱的「美國仙丹」,到後來出現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症狀,已漸漸成為社會大眾耳熟能詳的1種藥物。先前的研究指出,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可能會產生嚴重副作用,所以臨床醫師在開立口服類固醇多會謹慎以對,非必要時盡量避免讓患者長期使用。不過,如果使用時間不長的話,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午餐吃的營養均衡,不僅身體發育好,還能保持敏銳!在開學之初,家長們擔心孩子午餐的便當盒是否獲取足夠的營養,但是不少兒童常常選擇不吃午飯,甚至把便當帶回家丟棄,這不僅讓父母挫敗感,更不用說浪費食物了。如果長期發生可能令人氣憤,專家建議把握晚餐可與孩子吃飯的時間,讓孩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半夜突然腳抽經,痛到驚醒,是許多人常有經驗。網路就流傳睡覺時半夜小腿抽筋是因為身體鈣不足,所以要補鈣才能避免半夜小腿抽筋。食藥署對此指出,夜間腳部抽筋的原因眾多,不見得每個人腳抽筋的原因都是因為缺乏鈣質,建議晚上睡覺前在易抽筋的部位作伸展運動,並注意雙腿的保暖。若症狀仍未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