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進入抗旱關鍵時期! 疾管署籲做這幾點防疾病

進入抗旱關鍵時期! 疾管署籲做這幾點防疾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去(2020)年國內無颱風侵襲,且今(2021)年臺灣西北部地區連月降雨量少,目前全臺水情持續嚴峻,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宣布,自6日起苗栗、臺中及北彰化地區開始實施「供5停2」民生限水措施。依據疾病管制署3/21-3/27監測資料顯示,北區(桃園、新竹、苗栗)及中區(臺中、彰化、南投)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近2週呈現緩降。

限水期間 三大點要做好

疾管署呼籲,民眾於限水期間仍應留意下列事項,以防疫病發生:

一、      注意飲水及飲食衛生,用餐時應以熟食為主,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如生蠔)等高風險食物,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

二、      為預防腸病毒及各種腸道傳染病,缺水期間,洗手動作千萬不能少,為維持手部衛生,請落實下列措施:

(1)     在限水期間,如轉開水龍頭還有水,仍請依「五步驟(濕、搓、沖、捧、擦)」的方式洗手,但須注意勿將水龍頭的水量轉到最大,勿長開洗手,避免塗抹過多肥皂或清潔劑,抹濕、沖洗時,將水量儘量轉小。

(2)     沒有自來水,但仍有其他儲水或乾淨水源:可泡製3至5 ppm含氯漂白水置於附有水龍頭之儲水桶,先打開儲水桶水龍頭,用小水量含氯漂白水沾濕雙手搓揉約20秒後,再以少量含氯漂白水沖洗雙手,最後另以清水洗掉殘留漂白水。

(3)     無法取得清水且手部無明顯髒污:可使用酒精含量75%的酒精或乾洗手清潔雙手,並務必搓至完全乾燥為止;但由於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腸病毒消毒效果有限,且無法取代正確洗手步驟,提醒民眾如未正確洗手,仍應避免用雙手接觸口鼻、眼睛或照顧嬰幼兒。

三、      民眾儲存用水時應將容器加蓋,且儲水時間勿超過3天,儲水容器應每週刷洗一次,避免污染及孳生細菌或病媒蚊。

四、      如使用地下水作為備用水源,應先進行地下水井與化糞池滲漏及其他可能污染源的檢查及維修,以確保用水衛生安全;未經消毒與水質檢驗合格的地下水,應僅提供沖廁或澆灌使用,不可作為餐廳、廚房、飲水機或洗手台等之用水。

【延伸閱讀】

多發性骨髓瘤有哪些治療藥物? 淺談蛋白酶體抑制劑

八旬翁不堪二度「開心」 心臟「裝電池」治療心搏過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6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土新冠疫情仍在相對高點,今(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新增本土339例本土病例與2例境外移入,校正回歸133例,總計474例,死亡增加21例;新增本土個案雙北地區179例,苗栗縣快速增加至51例,指揮中心已在苗栗縣設立前進指揮所,協調廠商快篩與集中檢疫相關事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根據瑞典的1項研究表示,慢性腎臟病可能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在患有慢性腎臟病的人身上,腎臟會逐漸失去從血液中過濾廢物和排出多餘液體的作用。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博士後研究員Hong Xu博士表示,即使腎臟功能只是輕度降低,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的風險,有越來越多的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配合政府新冠肺炎防疫政策,在全國3級警戒的情形下,失智症病人必須暫停參加日間照護活動,也無法前往失智據點,必須盡量減少外出。生活型態的改變,對於病人與家屬都是很大的挑戰。新竹台大分院神經部程郁文醫師,整理一些在疫情當中維持失智症病人與照顧家屬健康的小撇步,協助大家平安...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苗栗京元電子爆發群聚,昨(3)日啟動全廠大篩檢,媒體報導檢出51人陽性全數是移工,今(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正好苗栗新確診人數51名,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初步認定苗栗是移工群聚,已設置「前進指揮所」,確認採檢點設置、醫療量能、集檢所收治等狀況,現場指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