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進補過頭 竟引發急性青光眼

進補過頭 竟引發急性青光眼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來天氣夜晚仍寒涼1名50歲男子時常和朋友邀約去吃薑母鴨等進補,但每次吃完就會出現頭痛症狀,且頻率越來越頻繁,原以為是喝酒導致,但服用止痛藥後仍未改善,後來甚至演變成看東西時,感到眼球脹痛,甚至有彩虹光圈,就醫看診,確診為急性青光眼發作導致。

罹患急性青光眼 眼壓會急速升高

造成青光眼問題主要是因眼壓過高導致視神經受損,不但會影響視野,嚴重時恐失明;國軍高雄總醫院眼科醫師姚信宇指出,依照眼球前房隅角的寬度區分,又分為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和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兩種,若為急性青光眼就必須立即接受治療,避免視神經持續遭破壞。

高度近視或慢性疾病 青光眼高危險族群

眼科醫師姚信宇進一步說明,隅角開放性青光眼多發生在有高度近視、家族病史或慢性疾病等族群,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則多發生在老年人,又以女性、遠視眼等族群為主,患者通常並無明顯症狀,只會感到有輕微眼睛脹痛或頭痛等症狀,嚴重時才會有視野下降、甚至看到光源有光暈等症狀,這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

定期眼睛檢查 遠離青光眼找上門

尤其近來夜晚天氣較冷時,因血管收縮頻繁就容易促使急性青光眼發生,其中過度進補也可能會埋下誘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姚信宇呼籲,除了定期接受眼壓檢查等,若有家族病史或慢性疾病等高危險族群,至少每半年就要檢查一次眼睛,才能降低罹患青光眼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4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AI智慧機器人引起話題,也引爆醫療機器人的市場商機! 根據國外研究機構BCG波士頓諮詢估算,全球醫療機器人行業每年營收達到74.7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將以每年15.4%的年複合增長率穩定成長,至2020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規模有望達到114億美元,其中手術機器人約佔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生兒涵涵,每次吸奶都很用力,甚至會用上下牙齦去咬,讓媽媽哺乳時,感到非常疼痛,到醫院進行新生兒預防注射檢查時,發現有舌繫帶緊縮的問題;經過手術治療,解決媽媽哺乳疼痛的問題,也讓涵涵免於日後吞嚥、說話障礙的困擾。舌繫帶緊縮 影響發音、說話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陳克琦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暑假期間,適逢旅遊旺季,據外交部觀光局公布的資料顯示,國人出國的人數逐年攀升。不少人想賺些外快,因而在出國時購買醫藥用品,再自行至網站販售,殊不知此行為已觸法!個人網路賣藥恐挨罰根據食藥署106年1-7月統計,查獲透過網路販售未經核准,擅自輸入的日本藥品佔最大宗,例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腰椎、脊椎疼痛,有時不見得是骨刺造成。台中榮總泌尿外科主任裘坤元表示,門診曾遇到患者因腰椎、脊椎疼痛就醫,以為是骨刺。檢查發現,竟是攝護腺癌轉移造成,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有攝護腺癌,當出現疼痛症狀,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頭。攝護腺癌骨轉移 好像「針在揻」裘坤元主任指出,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