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精神疾病≠暴力行為 關懷社區精神病人

精神疾病 ne;暴力行為 關懷社區精神病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相信近日提到臺北內湖女童遭割喉死亡事件,大家都會表達出「好可怕、怎麼會這樣、他有精神病吧!這個社會生病了嗎?」這些憂慮、恐慌及謾罵等言語及情緒,甚至開始對人際間產生不安全感,懷疑四周的人,尤其是陌生人是否對我有敵意、是否要傷害我。然而,大眾對於精神病人的誤解,往往是更加深恐慌的關鍵。

以物質逃避內心無力感

在傳統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很親密,與左鄰右舍會打招呼及互相關心,但在現今講求速度的社會,人際關係容易冷漠,易衍生焦慮等情緒困擾,嚴重時產生恐慌、憂鬱,容易以網路或酒精、毒品等物質試圖逃避內心的無力感,而長久使用可能伴隨身心疾患。

精神疾病≠暴力行為

社會大眾往往認為精神病人具有攻擊性,對精神疾病的誤解及迷思,導致精神病人成了人人害怕的對象,當被貼上精神疾病標籤後,常常讓精神病人及其家屬抬不起頭。然而,精神醫療相關研究證實,精神病人的攻擊性並未比一般人高,但媒體往往將有暴力行為的個案直接與精神疾病做連結,造成社會大眾的誤解和恐慌。

多些關懷 早點發現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應重拾人際關係,以關懷的言語及溫暖的態度拉進彼此距離。而勿以異樣眼光看待有身心疾患困擾的朋友,請社會大眾及家屬多給予支持、鼓勵及關懷,大多數的精神病人若能早期診斷、適當治療,仍可穩定地回歸社區裡生活。另外,若發現自己或身旁的親朋好友出現如:憂鬱、焦慮、活動量明顯減低或增加和睡眠變差等情形,應儘早尋求專業諮詢或精神科醫療人員評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疾病的預後變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41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身體信號 1、視物模糊 視力下降會引起看東西模糊。視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眼睛屈光不正、過度的用眼或​​者眼睛疾病引起的。如果發現眼睛視力有所下降的時候,就需要我們到醫院認真檢查下,明確原因,對症下藥。 2、視物變形 視物變形是指在看外界物體時,物體發生變形或扭曲,無法識別物體的真實形態。遇到這種現象...

閱讀詳情 »

謹防胃癌發生,餐前吃菜真有效果嗎?餐前吃菜可以預防胃癌,那麼疾病的發生肯定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飲食有關,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疾病的日常護理對胃癌康復很重要,這樣不僅能促進胃癌的治療療效,還可以避免一些術後的併發症。以下就是小編總結的關於胃癌的併發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

閱讀詳情 »

女性總是愛美,所以,你必須承受“美”帶來的健康問題。當談到衣著的時候,很多人可能並不能理解其中的緣故,過高的高跟鞋帶來的腳趾傷害,緊身褲讓你的胃腸持續不適…… 據有關網站報導,還有一些時尚的衣著,其對健康的影響遠遠超出腳趾痛和鬧肚子,時尚達人們,...

閱讀詳情 »

【千金不賣的鼻炎秘方】: 牛奶燉香菇,只喝了2次,鼻炎就好了,好神奇。   做法:乾香菇一個,發開,切片,放入牛奶中,隔水煮沸,即可食用。   發給需要的人試試。   1、鹽水洗鼻治好我的鼻炎 我患鼻炎多年,久治不愈,已喪失治癒的信心。去年偶得一方:配製鹽水(100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