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逾半學童午餐蛋白質攝取不足 面對新冠恐保護力不足

逾半學童午餐蛋白質攝取不足 面對新冠恐保護力不足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癌症關懷基金會2019年至2020年1月間在北中南,針對國小3到6年級學生舉辦600場營養講座。意外發現孩子吃營養午餐,不論動植物性蛋白質、蔬菜、全穀雜糧、蔬菜、水果,攝取份量都沒有到達標準,令人意外的是,59%學童動物性蛋白質攝取不足,70%豆類蛋白質攝取不足。

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楊川螢分析,藉由問卷調查,想了解為什麼孩子營養午餐吃的少,47%回答吃不下,41%口味挑剔,12%吃飯時間不夠。進而分析為什麼吃不下,發現38%沒有每天排便,27%活動量不足,7%早餐8點才吃。楊川螢針對數據分析,蔬菜水果吃的不夠,可能是沒有每天排便的主因,上午都是靜態上課,可能讓活動量不足。

營養不足面對新冠肺炎很可能產生劣勢,楊川螢提醒,蛋白質是細胞必需營養素,身體臟器運作需要蛋白質才能維持,包含免疫器官。假使蛋白質攝取量不足,免疫器官效能恐怕下降,微生物侵犯身體的機會也就上升,如果再加上蔬菜水果吃的少,茄紅素、青花素、槲皮素等有助於對抗疾病營養,也就攝取的少。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表示,孩子的飲食觀念,可以藉由營養教育改變,讓他們自己能選擇更健康食物,而不是加工食品。在健康講座後調查,國小學童對於膳食纖維、植化素、奶精成分等營養概念,都有明顯成長外,蔬菜水果攝取量增加,含糖飲料、油炸食物、加工食品攝取量也都有減少。

楊川螢補充,孩子營養午餐在學校吃,但早餐與晚餐仍仰賴家長,正確營養觀念必須在家長、學校、民間單位,一起幫助孩子建構。孩子吃的每一餐,首先一定要份量足,主食(飯1平碗)、主菜蔬菜(1打菜匙)、水果(1拳頭),再來種類要多,1天至少5種顏色蔬菜水果,最後少吃加工食物,吃食物而不是食品。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54歲的阿明(化名),10年前於公司健檢中意外發現肝臟有顆5公分腫瘤。開刀切除後,原已經放下心中大石,不料,3年前追蹤檢查時,竟發現有單顆約一、兩公分的腫瘤復發。儘管多次接受射頻電燒及栓塞治療,腫瘤數量仍持續增加,且於1年前侵犯肝門靜脈,進展至肝癌晚期。依然抱持著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國二女生從小就飽受過敏性鼻炎的困擾,媽媽帶她四處求診,最後找到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洪志興的門診,媽媽說女兒國二前從來都沒考過100分,成績一直不甚理想,經醫師建議接受減敏療法,大概一個月症狀就好轉許多,國三後成績變好,甚至考到100分!讓媽媽驚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鐵人三項比賽中,中老年男性的猝死風險高!鐵人三項比賽對運動愛好者是一場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所有參賽者必須獨立完成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極限項目,但這項充滿挑戰性運動真的適合你嗎?依據《美國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發現,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將近1年,共有6大病毒珠分型,目前由第6型分布最廣感染人數最多,可說是新冠病毒的「主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新冠病毒能穩定在同一型,可能是好消息。 莊人祥解釋,如果流行病毒能夠穩定,可能會左右發展疫苗效用,如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