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傷害 骨震波治療可改善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運動是身心靈最好的調節劑!但職業選手或是常運動的業餘愛好者,發生運動傷害在所難免。物理治療師指出,除了注重姿勢,加強鍛鍊核心肌群與心肺功能,運用屬於再生醫學的「骨震波」治療方式,可改善疼痛困擾,同時達到立即緩解的效果。

開業醫復健科診所主治物理治療師林訓正表示,常見的運動傷害,包括排球、籃球、鉛球等投擲性運動易發生的旋轉肌袖損傷、肩峰下滑囊炎,以及慢跑、跳躍性運動易得的足底筋膜炎;另外,因肌肉反覆受傷或固定的運動模式,甚至3C產品重度使用者、司機等長期過度使用肌肉,都易造成「肌筋膜疼痛症候群」。

對於這些運動傷害的治療,傳統主要有超音波、電療、雷射等方式,但往往進度較緩慢,無法有效降低疼痛感;目前新興的「骨震波」治療方式,運用非侵入性高能量震波,促進傷害部位的血液循環,使血管新生、局部組織修復再生,可立即性緩解疼痛症狀。

「骨震波」治療適用對象包括:足底筋膜炎、阿基里斯肌腱炎、足跟痛症候群、五十肩、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關節炎、鈣化性肌腱炎、韌帶扭傷、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患者;每星期接受一次10-15分鐘的治療,多數患者約3-5次療程後可明顯改善。

林訓正建議,骨震波治療可搭配徒手治療;若平日在家,可自行以核心肌群訓練手臂與腹部肌力,若傷害位置在足部,可以熱水軟化下肢及足部肌肉,同時進行伸展運動,並建議穿著醫療訂製鞋墊,幫助回復足踝關節正確位置。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1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吞嚥困難是年長者的健康危機,如果喝水容易嗆到,就有可能罹患吸入性肺炎;大塊食物掉入氣管堵塞,就可能立刻失去生命。如果發現自己吞嚥不流暢,可藉由訓練喉嚨肌肉,減緩吞嚥困難。假使因病導致吞嚥困難,除本身疾病主治醫師外,最好也要會診復健科,找尋改善方式。   台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家住雲林縣斗南鎮的許文添,篤信佛教護持佛法,生前長期在大林慈濟醫院就醫,對於慈濟醫院印象極佳,去年年中往生後,遺屬在許先生的遺物中,發現一封遺囑,囑託身故後,若處理完後事尚有餘款,請幫忙捐贈給慈濟醫療團隊,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回饋雲嘉鄉親。許先生的侄子許延呈老師代為捐贈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料想不到,耳朵痛居然是扁桃腺癌!南投1名年約50歲的張姓男子近一個月常趕到右耳痛,自行塗抹「小護士」軟膏,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痛,至醫院檢查後竟是扁桃腺癌,經醫師安排手術後,目前狀況良好。主訴是耳痛 切片才知罹癌張男平時菸酒不離身,且患有糖尿病,起初他有先至診所檢查出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轉眼新年即將來到,許多民眾收集許多開運小物,希望能增添好運。有部分民眾選擇投資自己的門面,借助牙齒美白貼片打造一口亮白牙齒,願新的一年能夠廣結善緣、招財進寶、事業運節節高升。   部分牙齒美白貼片號稱1天內就可擁有一口潔白的牙齒,聽起來非常吸引人!但玩美牙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