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前後1小時進食 不怕脂肪堆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暑假間,為了避免待在家裡越吃越肥,出門運動是維持身材最好的方法。然而健康運動也要搭配正確飲食,如何挑選運動前、中、後的最佳進食時機和營養,成為一大學問。專家建議,運動前後1小時必須進食,運動前選擇碳水化合物食物,運動後外加補充蛋白質,不僅補足營養,也不怕累積脂肪!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珍芳教授指出,運動的黃金時機是下午3到5點,這期間不僅肌肉柔軟度最好,也是最能搭配正確飲食的時機。

運動前1小時,建議攝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2片土司、1顆饅頭等澱粉類食物,搭配250cc飲料,需注意盡量不要在運動前喝牛奶,以防脹氣,運動前1小時內則禁食,避免消化不良。劉珍芳提醒,運動前1小時一定要吃!否則沒吃就動,可能導致低血糖。

運動期間,每15至20分鐘就必須補充120cc水份,但1小時不超過800cc。運動結束後30分鐘可開始進食,建議1小時內進食完畢,總攝取熱量約300大卡,選擇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食物,如堅果類、鮪魚三明治、水煮蛋等,這時就不需忌諱喝牛奶,因為牛奶也含有豐富蛋白質。

劉珍芳表示,雖然在飯後1小時進食不會增加脂肪累積,但運動時間太晚就建議不要進食,如果肚子非常餓,不得不吃,建議吃穀類、蔬菜類食物來補足飢餓感,同時可避免攝取過多熱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9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45歲男性一年來常感到牙齒疼痛,甚至嚴重至吃飯、洗臉都感到全臉疼痛,雖疼痛僅短短數秒,但卻痛苦不堪,他雖進一步拔牙治療,但症狀仍未改善,直到經由核磁共振掃描檢查後,醫師確診為三叉神經痛,透過加馬刀治療,才逐漸恢復健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臉頰及下頷,尤其進食時最易感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天氣越來越冷,許多民眾出現皮膚乾癢等現象;鹿港基督教醫院藥劑課藥師王俞靜指出,主要是因肌膚受到溫度低的緣故,造成血液循環變慢,促使肌膚缺乏水分、油脂的保護,變得乾癢,這種現象又稱為缺脂性皮膚炎,就是俗稱的冬季癢。包括年長者、異位性皮膚炎等乾性膚質的患者,都屬於冬季癢高危...

閱讀詳情 »

  **閱讀之前請分享給你身邊的女性朋友 ♥ 1、捶打腰背例假期間,盆腔充血明顯,女性會感到輕微不適,如腰酸、小腿肚或下腹部發脹、乳房脹痛、大小便次數增多、腹瀉、便秘等,甚至出現疲倦、嗜睡、面部浮腫等全身癥狀。這些都是正常生理現象,經期過後便可自動消失,一般無需治療。然而若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1名38歲男性,三年多來常有食不下嚥的現象,甚至難以吞下口,起初症狀輕微,卻漸漸演變成硬吞下去卻又吐出來的情況;經由就醫,以胃鏡及上消化道攝影等檢查後,確診為食道弛緩不能症。彰濱秀傳醫院內視鏡室主任陳忠宏指出,導致食道弛緩不能症的原因,目前仍尚未確定,屬於罕見疾病,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