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運動時變「軟腳蝦」 小心「前十字韌帶」受損

運動時變「軟腳蝦」 小心「前十字韌帶」受損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6歲的阮先生平時喜歡踢足球,在一次競賽中意外聽到右膝有「啪」一聲,隨即膝蓋癱軟無法動作。雖然後來膝蓋出現腫脹疼痛,但休息一陣子後就復原了,阮先生也就沒特別在意。只是在後續工作或偶爾踢球時,膝蓋常會出現疼痛與軟腳無力的情況。經醫院檢查評估發現,不僅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連半月板也有損傷,經過膝關節內視鏡手術的重建及術後復健,半年後已恢復可以運動程度。

全民運動普及 韌帶損害增多

衛福部臺中醫院骨科醫師楊祐昇表示,隨著近年運動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民眾開始運動,但也因此出現許多運動創傷的病人,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膝蓋損傷,病症輕重不一,但前十字韌帶的損傷是其中最不容忽視的。

楊祐昇醫師指出,前十字韌帶常因扭傷或外傷而損害,例如籃球、足球、滑雪等運動,症狀十分明顯,大部分患者受傷時都會聽到「啪」一聲,膝關節會出現劇痛或感到關節移位不穩定,讓傷患容易彎膝腳軟,無法運動。

十字韌帶受傷 恐罹患關節炎

十字韌帶位於膝關節的中央深處,外觀上看不到,也無法按壓摸到。若再細分,前十字韌帶可分為「前外束」與「後外束」,讓膝蓋在彎曲不同角度時,能維持膝關節前後及旋轉的穩定性。

一般走路時膝關節活動並不劇烈,即使沒有前十字韌帶的維持,常人也可能不會覺得有異狀;但在激烈運動時,會需要快跑、急停、煞車及轉身等動作,就會需要前十字韌帶來維持關節穩定度。此時若沒有前十字韌帶,膝關節就會容易扭傷,進而導致軟骨及半月板的損傷,提升日後罹患創傷性關節炎的風險。

及早治療復健 恢復運動步調

楊祐昇醫師表示,及早接受前十字韌帶的重建手術與術後復健,原則上術後6個月就能恢復一般性活動。通常術後第一個月內就會進行踝關節運動、直膝抬腿、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並使用膝關節支架保護約2~3個月;第二個月則會開始進行膝關節活動範圍訓練,在護具保護下執行曲膝並加強肌肉訓練,如上下階梯、全蹲、向前弓箭步等;第三個月起就可以嘗試慢跑等低強度運動了。

楊祐昇醫師呼籲若有膝蓋不舒服、運動傷害的民眾,應早日至骨科門診就醫,讓醫師檢查是否有前十字韌帶損傷或其他問題。

【延伸閱讀】

怕膝蓋磨損不敢動? 「運動」才是膝退化治療第一步

健身膝蓋痛!小心是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惹的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32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之前里約奧運如火如荼開戰,讓人看了熱血沸騰,運動員在競賽場上,突破體能極限就是為了贏得獎牌,卻可能引發壓力性禿髮。許多知名運動員,年紀輕輕髮際線高得驚人,髮量也少得可憐。運動員需要高爆發力,才有好的運動表現,但壞處是攻擊性荷爾蒙會升高,腎上腺皮脂醇、去氫皮質酮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東南亞登革熱疫情高峰!疾管署公布,上周新增20例境外移入登革熱病例,創下今年新高。今年7、8月以來,共發生10例國人境外移入群聚事件,該署提醒民眾出國務必做好防蚊措施;若出現發燒、肌肉關節痛等症狀,應儘快就醫。 上周境外移入創下今年新高 根據疾管署最新登革熱疫情顯示,...

閱讀詳情 »

作者:4meee!(For me) 就算是大人過了青春期,也會因為突然冒出來的痘痘而感到煩惱~常常會聽到「不能擠痘痘」,但是其實擠痘痘有時候也是一種好的保養方式喔(驚)。那麼要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法處置面皰會比較好呢?正確的痘痘的保養方法,就要在此為讀者朋友做介紹♪ 擠痘痘的好時機是在什麼時後?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