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動兒只能吃藥? 多元整合翻轉單一思維

過動兒只能吃藥? 多元整合翻轉單一思維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近年來,台灣社會出現一個新的兒童疾病名詞: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這個問題不但在家庭、學校成為一項議題,甚至搬上了國會殿堂,受到立委討論,是否有濫診?過動藥從小吃是好還是不好?都是主要爭議。

新北市中醫公會主辦研討會

一群學者專家,秉持對下一代的照顧和關懷,深感這樣的議題需要被重視,於是由新北市中醫師公會主辦,臺北市政府社會局補助,社團法人中華公民人權協會承辦「家有小悟空2016 多元整合看過動研討會」,吸引許多醫療、教育、社工等專業人士及一般民眾參與,前來了解過動小孩的成因,以及不用藥物的多元解決方案。

立委:從教育著手幫助過動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明表示,希望民眾能在研討會得到從中醫、自然醫學、小兒科、精神科、能量醫學和西藥藥學的觀點來談過動問題,更從社會環境及教育文化變遷的觀點做切入討論,希望能幫助這些過動寶貝成為社會進步的泉源。立法委員張宏陸也到場表示,過動小孩的問題必須從教育著手,以因材施教的方式來幫助這群孩子。這一場史無前例的多元整合論壇,專家雲集:崔玖醫師、國醫董延齡、林承箕醫師、張景堯中醫師、劉宗翰中醫師、林寶華中醫師,方志男中醫師、葉政秀教授、蔡仁達教授、鄭光男精神科醫師、陳宜姍藥師、詹昭能社會心理學教授、楊佳寧環境規畫博士、李文英輔導主任。

翻轉治療過動的單一思維

過動症的成因多元,教育部和衛福部都認為治療過動兒,藥物應是最後一道防線,多元整合看過動,至少從十幾種角度分析及處理兒童過動問題,大幅翻轉過去治療過動的單一思維,也提供家長在用藥之前,有更多的選擇。

從多元觀點瞭解過動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辛苦照顧過動小孩的家長、老師及醫師們,若能從更多元的觀點瞭解過動,一定可以更加完善的處理和陪伴這些寶貝開心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3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美容醫學技術及儀器快速地發展,民眾在接受美容治療後所引發的醫療爭議案例也愈來愈多。細究發生這些爭議的原因,不外乎是誇大不實的廣告及不當的推銷,讓民眾在接受美容治療前有過度的期待,引發落差,繼而發生糾紛。但還有更值得推究的原因是,目前執行美容醫療的院所及醫師,是否能...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 長時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 所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甚至有人長了骨刺也可以治癒哦! 每天勤快108下(來回一次算一下),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天氣逐漸炎熱,但仍然會晴時多雲偶陣雨,致使氣候多潮濕悶熱;而在這種氣候下,很容易滋生黴菌,甚至身體也易被黴菌入侵,致使出現因為黴菌感染的皮膚病,尤其是股癬,由於是長在胯下,往往讓患者羞於就醫,甚至自行購買成藥塗抹,反而導致病況更加嚴重。 汗水排除不良 易生股癬 台北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