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6方法提升美容醫療品質 杜絕醫美亂象

6方法提升美容醫療品質 杜絕醫美亂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隨著美容醫學技術及儀器快速地發展,民眾在接受美容治療後所引發的醫療爭議案例也愈來愈多。細究發生這些爭議的原因,不外乎是誇大不實的廣告及不當的推銷,讓民眾在接受美容治療前有過度的期待,引發落差,繼而發生糾紛。但還有更值得推究的原因是,目前執行美容醫療的院所及醫師,是否能提供高品質的美容醫療。

美容醫療只要有技術 就能確保安全嗎?

就表面看起來,施打光電雷射,注射肉毒桿菌、玻尿酸等國人常接受的治療,似乎只是單純的技術操作。但民眾所不知道的是,有效及安全的皮膚治療,是建立在正確評估及診斷的基礎上。在皮膚科門診,就曾有過患者被施以雷射除痣,但事實上病灶就是皮膚癌的案例,也有肝斑的患者被當作一般的曬斑,不斷重複接受不合適的雷射治療後,皮膚出現反黑及色素不均的案例。這些活生生的案例,都讓皮膚科專科醫師為民眾所處醫療環境的不安全,而深感憂心。

美容醫學治療的品質 不能單靠少量時數來做管理

衛福部希望維護國人美容治療安全的立意良好,但是以目前計劃推行的「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來做管理是否為根本解決之道,真的需要仔細討論推敲。在特別管理辦法中所提到的方式,是以學分認證及表面限縮醫療資格的方式來管控,這是無法根本保障國民健康的。衛生福利部制定專科醫師訓練計畫,就是希望在住院醫師的訓練年限中,可以對該專科有完整的訓練,才能從事專業的醫療。以衛生福利部所核定的皮膚專科訓練課程基準為例,皮膚專科醫師需經過三年半,將近2萬小時的醫療訓練,包括皮膚疾病、皮膚生理病理、皮膚外科手術、雷射光電治療及針劑注射、並且通過皮膚科醫學會的專科考試,才能獲得衛福部核定的皮膚專科醫師資格,實際醫治患者,從事專業的美容醫學治療,保障國人安全。而反觀特管法訂立任一專科醫師,只要接受8小時的雷射光電課程或8小時的針劑注射課程,獲得學分,就可以執行相關美容治療。試想,一位醫師原本對皮膚疾病,皮膚結構生理完全未受過教育訓練,在經過一個週日的上課修學分,未經過任何評核,就變成美容醫學專家,可以在國人身上施以美容治療,這樣的醫療品質可以期待嗎?民眾的治療安全可以有效把關嗎?無怪乎層出不窮的醫療爭議,與日俱增。

落實6方法 讓台灣的美容醫療環境更安全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全力支持衛福部整頓所謂的醫美亂象,讓台灣的美容醫療環境更安全,但管理不能只靠學分認證醫師資格,而必須是:1.確保醫療品質,加強美容醫學的教育,尤其是正確的皮膚問題評估及診斷;2.嚴格禁止違法醫材;3.禁止由非醫療專業人員如美容諮詢師在醫療院所建議病人接受不必要療程;4.加強取締誇大不實的醫療廣告及違規的醫療行為;5.對民眾推廣正確的美容醫學觀念和知識;6.管理醫療院所招牌不得使用醫美兩字,以免誤導民眾以為有醫美專科,如此才是有效減少醫美亂象的利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67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國產新冠疫苗臨床實驗緊鑼密鼓展開,已有上千位受試者參加計畫,衛福部計畫希望下半年國產疫苗能提供國人接種,食藥署提醒,參加國產疫苗臨床試驗,若有身體不適、發燒、嚴重過敏等副作用時,須立即就醫。 食藥署表示,參加臨床試驗而施打疫苗,除了能獲得醫療團隊密切的照護外,也有很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面對科技產品普及的數位時代,3C螢幕產品成為父母安撫孩子的「育兒神器」,忙碌時面對孩子的要求或吵鬧,不得已提供3C螢幕產品,但您知道嗎? 3C保母正默默侵襲孩子的視力。為使家長不再糾結,國民健康署特別編製《手機還我 孩子不哭》手冊,邀集專家針對家長最常用3C育兒的情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患有高血壓的70歲陳女士,近半年多來都為失眠所苦,每天都必須躺1小時以上才能睡著,且半夜也會醒來1至2次,伴隨有頭暈、頭痛及耳鳴的症狀,原本穩定的血壓亦隨之超標。1個月前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求診,確診為肝陽上亢證型,經耳穴貼壓治療後,失眠狀況大幅改善而血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75歲陳先生,因喉嚨卡卡持續好幾個月至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俞鈞門診就診,陳先生原本認為是很久之前吃到的魚刺仍卡在裡面,經內視鏡檢查並無找到魚刺,但在左側舌根有發現腫塊,王醫師建議接受切片手術,手術後病理報告結果為「鱗狀上皮細胞癌」,癌症分期為口咽癌第4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