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年「腸腸」拉警報?顧腸胃3撇步,遠離大腸癌威脅

過年「腸腸」拉警報嗎?大魚大肉、燒烤、油炸食物全部下肚,結果引起腹脹、便祕、消化不良等不適。小心長期飲食不節,隱藏致癌風險。尤其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已經多年位居10大癌症之首,所幸自103年起已連續兩年下降,國民健康署教你過年顧腸3撇步,不但圍爐不怕腸胃吃不消,也能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大腸癌發生率連續2年呈現下降趨勢 篩檢扮演重要角色

大腸癌的發生人數每年高達1萬5千人,國人愛吃燒烤與紅肉、缺乏運動、肥胖,是大腸癌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大腸癌的發生人數從民國95年開始攀升,從每10萬人有37.4人至民國105年每10萬人有41.3人,每年約1萬5千人罹患大腸癌,此期間發生人數都盤踞10大癌症之首。

為了逆轉大腸癌,國民健康署自民國99年全面推動大腸癌篩檢,早期發現癌前病變及初期癌症,並給予早期治療,標準化發生率自103年起已連續兩年下降!

其中男性發生率大幅下降,比較105年與104年的數據,男性每10萬人減少2.8人,女性則減少0.8人,由此可見,國民健康署推動大腸癌防治已逐漸產生效果,其中篩檢更是扮演重要角色。

過年「腸腸」拉警報?顧腸胃3撇步,遠離大腸癌威脅

過年大魚大肉、燒烤、油炸食物全部下肚,小心引起腹脹、便祕、消化不良等不適。

過年「腸腸」拉警報?顧腸胃3撇步,遠離大腸癌威脅

年菜可選擇多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水果量,減少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

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 降低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

國民健康署透過資料分析發現,有接受篩檢跟沒接受篩檢的民眾,比較兩者死於大腸癌的風險,結果顯示:若篩檢率為21.4%,定期複篩率為30%時,即可降低10%的死亡風險;若篩檢率能達40%,在同樣的複篩率下,可降低23%的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可降低36%的死亡率。總結來說,民眾若願意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可以降低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

年菜多選當季蔬果 少油、少鹽、少糖防癌

年節將至,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建議:年菜可選擇多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水果量,減少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並改以汆燙水煮取代不健康又高熱量的烹調方式(例如油炸、油煎、油炒、油酥、糖醋、蜜汁、茄汁等),把握少油、少鹽、少糖的要訣,健康不增肉!

【年節顧腸胃3撇步】

撇步1、健康飲食:以魚肉、瘦鷄肉等來取代香腸、臘肉、培根等加工肉品(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並減少紅肉(豬、羊、牛)等肉類攝取;菜餚多放菜蔬,以汆燙取代高溫油炸、燒烤,讓腸道無負擔。

撇步2、規律運動:年假中可與親朋好友外出走春,或就近利用社區的公園、健走步道、自行車道,規律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及排便外,還可減少致癌物停留在腸道的時間。

撇步3、定期篩檢:過年期間闔家團聚聊天,可互相提醒50至74歲的家人善用政府補助兩年一次的大腸癌篩檢服務,讓篩檢成為一種習慣!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726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針對全台患者進行治療認知調查,結果發現有八成乾癬性關節炎患者,未達治療標準卻選擇隱忍;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對於現有藥物選擇、療效停留在傳統認知。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長祐理事長表示,醫生與病人之間,對於藥物、治療目標的認知有所落差,影響治療成效。近年來藥...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鄭文晴報導每當身體出現疲勞狀態時,很多人會選擇補充B群,但要怎麼吃才會讓B群發揮更大的作用?營養師Ricky指出,B群是由許多不同維生素所組成,包括B1、B2、B3、B5、B6、B7、B9、B12,這些都是身體的必須維生素,並且能把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為能量做使用,不過Ricky提醒,如果吃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南報導】今年53歲的王爸爸在年輕當兵時出現下背痛困擾,起初以為是當兵太操勞不以為意,結果下背痛竟持續超過20年。曾經服用過止痛藥但效果有限,後來背部彎曲駝背,只能低頭走路,只好求診骨科並進行脊椎矯正手術,但仍無法改善症狀,最後靠殘障手冊過活。沒想到前幾年兒子當兵也出現下背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板橋幼兒園新冠Delta群聚,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病毒很可能由社區傳入,確診學童案16145同住父母親都確診外,相同社區再確診3例,包含台大醫院確診麻醉護理師(案16158),事件已發展至社區群聚。 ▲新北幼兒園群聚關聯圖。(圖/中央流行情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