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年放縱吃太好減重破功 父母驚:孩子高一竟得脂肪肝

過年放縱吃太好減重破功 父母驚:孩子高一竟得脂肪肝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沒有喝酒也會得脂肪肝!1名林姓高一男孩每餐得吃一碗公(約3碗白飯)才有飽足感,家長原以為是發育期不以為意,不料體重一路逼近破百大關,抽血檢查更發現肝指數超標,原本春節前打算要多運動,但年節吃太好,回診時體重不降反增,經超音波檢查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醫師只得訂定鏟肉計畫,預防步上肝病3部曲的悲劇。


春節飲食不忌口 高中生竟得脂肪肝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身高約170公分的「阿貴」,體重高達94公斤,BMI指數達32.5,平時不僅食量大,且喜歡吃速食,外型雖圓滾可愛,但也因「厚片人」的肥胖身材,讓他每次體育課跑步都跑得氣喘吁吁,漸漸地對於室外活動都提不起勁,情緒也受到影響,讓家人十分擔心。


適逢去年新生入學校方安排體檢,結果出爐,「阿貴」的肝指數GPT竟高達95(正常值40),家長趕緊將他帶到門診追蹤,醫師透過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讓阿貴的父母親大為訝異,直呼:「小孩子又不喝酒,難道也會有脂肪肝嗎?」


醫師原本建議阿貴返家後要開始控制食量並減少食用高糖、高熱量、油炸食物,同時要養成運動習慣,沒想到春節後回診,赫然發現阿貴的體重不減反增,原來是過年期間看到滿桌美食無法禁口,才會瞬間「破功」,讓醫師也只能苦勸:「那就從今天開始努力吧」!


不喝酒也可能得脂肪肝 醫師警告年輕人死亡風險高7倍


陳德慶指出,脂肪肝顧名思義就是脂肪堆積在肝臟引起的疾病,又可分為酒精性與非酒精性,前者是長期飲酒過量造成的肝功能受損,後者則是攝入過多的熱量,導致脂肪堆積在肝細胞內引起發炎反應,進而破壞肝細胞導致肝指數升高。


陳德慶強調,非酒精性脂肪肝雖然是慢性疾病,一般人幾乎不會發現身體有顯著異狀,但只要肝發炎問題持續下去,同樣會步上肝炎、肝硬化、肝癌的3部曲命運,尤其日前瑞典大型研究更提出新發現,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年輕人20年後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出7倍以上,不可不慎。


陳德慶提醒,肥胖是脂肪肝最大的危險因子,現階段雖然沒有藥物可根治,但有效控制體重與規律運動卻是可以改善脂肪肝炎,甚至讓脂肪肝完全消失,此外如果發現肥胖者的頸部、腋下或鼠膝部位有變黑、粗糙及增厚的症狀,也要注意可能與胰島素抗性有關,若置之不理,未來恐演變成第2型糖尿病,終生得與病魔對抗。


更多NOW健康報導
▸明金成心肌梗塞猝逝 醫示警冠狀動脈心臟病典型3症狀
▸體重莫名下降、右上腹疼痛超過1個月 小心膽道癌上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一連幾天,越南發生的排華運動讓當地華人緊張不已,也引起各國關注。與此同時,一名誕生於台灣的五個月大越南女嬰「愛愛」正急需各界救援。愛愛的母親在台灣沒有健保身分,眼看女兒手上的血管瘤越長越大,卻沒有錢為女兒治病,還要想辦法籌款支付台幣15萬元的罰鍰,在關愛之家等待遣返的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梅雨滴滴落,悶熱又潮濕;中醫師指出,由於梅雨季正值冷熱交替及氣候變換期,致使過敏患者極易好發,而想要擺脫一變天就會出現的過敏症狀,平常保健也很重要,不妨喝烏梅三豆飲來調養體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依中醫觀點來看,過敏主要是肺、脾、腎三臟腑功能失...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得好,“病來如山倒”。實際上,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在突發前都有一些身體上的先兆,只不過没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罷了。随着健康意識的增强,我們應該隊人體發出的不良信號,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釀成大禍。 1、起床後的四個信號: 人的一天在不同皆段身体的不良感受,就是...

閱讀詳情 »

  子宮從正常位置沿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于陰道口以外,稱為子宮脫垂,子宮脫垂常合并有陰道前壁和后壁膨出。造成子宮下垂的三種常見原因:產后習慣蹲式勞動(如洗尿布、洗菜等),都可使腹壓增加,促使子宮脫垂。未產婦發生子宮脫垂者,系因生殖器官支持組織發育不良所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