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包皮推不開要開刀嗎? 泌尿科醫解析治療關鍵

孩子包皮推不開要開刀嗎? 泌尿科醫解析治療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歲的羅小弟弟被父親帶來醫院泌尿科診間,羅爸爸對醫生說:「我家小孩打出生開始包皮就推不開,最近發現他小便時,小鳥前面腫一包,這樣是不是需要開刀啊?」

嬰幼兒包皮過長 待長大評估治療

新竹臺大分院泌尿部鄭功祥醫師表示,根據統計顯示,剛出生的男嬰約有一半可以將包皮後褪露出龜頭,隨著成長發育,比例會逐年提升;7~8歲兒童包莖比例僅約1%。

另一方面,孩童心智發育未成熟,安全起見,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因此,若僅是包皮過長,無其他症狀,可以等待孩子成長後,再交由專業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治療。

包皮3情況 需手術介入

什麼情形需要治療甚至手術介入?常見的有下列三點:

第一、反覆性包皮龜頭炎:當孩子抱怨小便痛或碰到小鳥時會疼痛就須留意,包皮外觀可能呈現紅腫痛的情形,此時應優先透過口服藥或藥膏治療發炎。

包皮龜頭炎初次發生不一定需手術介入,但若反覆多次發炎,易誘發包皮攣縮變形,需提早處理;順帶一提,臨床上發生包皮龜頭炎的原因不一定是清潔不完全造成的,反而常因家長心急,幫小孩清潔推包皮時,過度用力造成包皮黏膜撕裂傷所致。

第二、影響排尿:當觀察到小孩排尿時陰莖前端有鼓起一顆水球,此狀況因尿液滯留於包皮內,易藏汙納垢引發感染,故建議介入治療。

第三、崁頓性包莖:因包皮開口過小,導致平時洗澡或勃起時龜頭難以露出,有時勉強將包皮後褪後發現包皮開口勒住龜頭,無法恢復原狀;若持續時間過長,會導致陰莖缺氧壞死,影響功能。

崁頓性包莖 應接受包皮環切手術

鄭功祥醫師進一步說明,崁頓性包莖發生初期,家長可使用潤滑劑,嘗試將包皮自行復位,倘若無效應立即就醫處理;而無論輕微或嚴重,若發生崁頓性包莖,應於包皮復位,龜頭消腫後,接受包皮環切手術,以免未來再度發生。

包皮過長不一定要手術 應尋求專業醫師評估

治療包皮過長不一定需要手術。鄭功祥醫師強調,文獻指出,針對包皮沒有攣縮變形的原發性包莖孩童,給予類固醇藥膏塗抹4到8周,治療成功率超過80%,且不會干擾孩童體內賀爾蒙濃度。雖有17%的復發率,但針對不適合全身麻醉的孩童,是一可靠的治療方式。

鄭功祥醫師提醒,小男生大部分都有包皮過長的現象,該不該割包皮建議父母尋求專業醫師評估。

【延伸閱讀】

什麼時候需要割包皮? 這3種情況是包皮手術的治療時機

25歲男割完包皮未停機 傷口感染再挨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從海外歸國的劉小姐有失眠症,定期服用安眠藥,但受到疫情影響,返國後又怕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造成焦慮緊張,即使服用醫師處方的安眠藥後,晚上還是翻來覆去徹夜難眠;原本以為睡前喝點紅酒配藥,結果反而產生嗜睡症狀。有睡眠困擾者 吃藥前應從生活習慣開始調整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男生的青春期發育時間介於9到14歲之間,但每個人差異性不同,通常在量測陰莖的長度上,是從根部開始量起,但對於皮下脂肪較厚的孩子,視覺上覺得長度不夠往往是陰莖埋在皮下造成的錯覺,又稱包埋式陰莖。臺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兒童內分泌科劉明侑醫師表示,男生進入青春期後,第二性徵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發布,新增2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由菲律賓入境20多歲該國女性(第549例),與由美國入境本國籍30多歲男性(第550例),入境時都沒有不適症狀,但第549例竟第3次採檢才確診陽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549例因工作9月30...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累計至昨(24)日,韓國疑似因流感疫苗死亡36人受到全球注目,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再次受到詢問,台灣流感疫苗是否有嚴重不良反應,莊人祥回應,台灣流感疫苗施打目前沒有「異常」訊號;另外,傳出台北市學生流感疫苗短缺,莊人祥也說,配給數量由北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