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度依賴臉書易憂鬱? 醫師這樣說…

過度依賴臉書易憂鬱? 醫師這樣說 hellip;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

沒事滑臉書、食物上桌先打卡po照,已是許多人與他人維持互動的「日常生活」,這樣的現象,讓學界興起探討「使用臉書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機率」的議題,但據《Science Direct》研究發現,使用臉書並不會引發憂鬱情緒,甚至許多使用者擁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精神科醫師指出,高度神經質才是引發憂鬱症的主因。

香港研究:憂鬱症與神經質有關

香港樹仁大學對282 名年齡介於 18 至 73 歲不同國家的成人,進行線上調查,評估其人格特質與憂鬱症症狀,同時參與者須回答自己的臉書使用量及朋友數,社會比較和妒羨程度的問題。結果發現,每日使用臉書超過兩小時者,並不會比使用量較少者更憂鬱。

高度神經質易引發焦慮、憂鬱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精神科詹佳真主治醫師指出,從上述研究結果得知,成人高度使用社群媒體並不會引發憂鬱情緒,是令人開心的訊息!神經質與憂鬱、焦慮的相關性早已被探討,高度神經質確實較容易引發焦慮、憂鬱情緒。這種人格特質通常傾向過度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及自我批判,較常被動關注他人發布的貼文或訊息,而較少主動分享個人生活動態。

別期待對方一定得已讀回應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指出,從上述研究得知,多時間使用臉書比起少關注朋友訊息者,並不會增加憂鬱症風險,可見「使用臉書可能損害心理健康」的結論,恐怕言之過早。她建議,當看到朋友PO玩樂或開心動態時,若自己因為沒有受到邀請而沮喪時,可檢視情緒低落的來源,釐清是自己個性使然或其實不用太在乎;對於已讀不回應該更寬心看待,對方可能正在忙或不覺得嚴重到需要立即回覆,也不用期待特定對象一定要回覆訊息、留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0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們使用3C產品時間過長,對於視力的保養維護已成為重要課題。民眾除了需注意作息及使用3C產品時的姿勢和時間外,想從飲食補充營養,像是甘藍、菠菜、綠花椰菜、胡蘿蔔、南瓜、奇異果、葡萄、柳橙等蔬果,都是葉黃素含量較豐富的天然食物。另外,也有國人食用含葉黃素的保健產品作為該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常說懷孕期間1人吃2人補,專家提醒,在懷孕之前更要補,因為2成育齡婦女有貧血缺鐵問題,若懷孕期間缺鐵,可能導致胎兒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還可能發育遲緩,建議孕前就應該多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才能孕育健康的寶寶。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女性進入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及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於今年共同辦理國際首創的「2019航空公司傳染病防治整備及應變管理獎勵計畫」,並在昨(18)日舉行「飛向健康,攜手防疫」航空防疫安全頒獎典禮,受獎航空公司包括中華航空、立榮航空、台灣虎航、長榮航空、華信航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中70歲李伯伯預計年底赴美探視兒孫,但上月初,才因深層靜脈栓塞掛急診,術後雖無大礙,家人仍擔心他出國期間發生意外,日前,帶著李伯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經評估心血管狀況及慢性病控制後,李伯伯不僅恢復良好,醫師也特別提醒出國注意事項,讓家人放下心中大石,李伯伯也能玩得盡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