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過度用眼 小心容易疲累乾澀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長時間使用眼睛,不但容易出現疲勞、畏光等現象,也可能因待在冷氣房加速淚液蒸發,出現像異物感、灼熱感、紅腫等症狀;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尤其天氣炎熱,許多人喜歡待在冷氣房裡,不管是上網、看書等活動,因長時間緊盯螢幕或書本,就容易導致相關症狀的出現。

想要避免眼睛出現症狀,其實可透過平時飲食的方式,幫助改善;黃瑞培說,像是富含胡蘿蔔素以及或維生素A的肉類、蛋、胡蘿蔔、南瓜或番薯葉、菠菜等深色蔬菜,可幫助眼睛形成視紫質,適應光線的變化。

營養師黃瑞培進一步說明,包括奇異果、番茄、花椰菜等,因含有維他命C,具有抗氧化等功效,另外,像小麥胚芽、瓜子、松子等堅果,也都有助於舒緩眼睛疲勞等症狀。

每天建議攝取量應達到3至5碟的蔬菜、2至4份水果以及1到2樣的魚類,才能均衡攝取身體所需營養;黃瑞培提醒,平時除了避免用眼過度,也應養成規律的作息,包括充足睡眠、不抽菸喝酒等,若長期在冷氣房,也可擺放一盆水,有助於維持室內溫度。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阿琴嬤高齡74歲,平時身體健康硬朗,但最近時常感到肩頸痠痛,因此常去按摩針炙。某天早晨起床時忽然右腳無力、嚴重步態不穩無法行走,於是趕緊打電話叫救護車,緊急送到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就醫。病程進展飛速,到院時已嚴重到解小便困難,必須放置導尿管。急診醫師緊急安排頸椎磁振造影,...

閱讀詳情 »

2022.4.9更新【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2年4月9日為止,已經有854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年1月21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不適症狀,需要專業醫師進行完整的評估與診斷,才能抽絲剝繭、對症下藥。但兒童用藥劑量絕對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完整評估、適當用藥、精準劑量」等都是兒童用藥安全的重要關鍵。 感冒藥物有限制  年齡有別不混用 臺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表示,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露營活動興起,成為時下最熱門的旅遊方式,最近天氣漸漸暖和,許多營地一到假日就爆滿,想要悠閒的在郊外度過假期,親近大自然的同時,應當心恙蟲附著叮咬。 夏季流行疾病 恙蟎叮咬成病 依據疾管署網站統計,110年感染恙蟲病292例,111年截至日前則有26例,雖然南投縣今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