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降低失智症威脅! 快維持健康習慣

高齡化社會來臨,使得和長壽相關的疾病也逐漸增加,尤其是失智症,由於會面臨完全不認識所愛的人,往往令人備感威脅;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表示,其實,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維持健康習慣,可以降低失智症的威脅!

陳俊佑今天在威盛保險經紀人公司公益捐贈「失智症宣導手冊」發行記者會時指出,目前針對失智症並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但是,在今年四月所舉辦的失智症研討會中,已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當年輕與中年時能夠維持健康的習慣,是可減少失智症的發生機會。

陳俊佑指出,根據統計,台灣目前應有十九萬失智人口,但是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的只有四萬人,可見還有六至七成是隱藏在社會之中,甚至經常有許多失智老人直到走失之後,才被發現是罹患失智症,而這時的失智症程度大多已到了中重度。

陳俊佑表示,維持健康的習慣就是要有良好的運動與飲食,運動方式甚至是寫書法或是打太極拳都可以,而且有研究發現,做大腦保健體操,都有助於活化大腦,遠離失智;另外,就是採用地中海飲食習慣,多吃蔬果、穀類、橄欖油以及魚肉,也可預防失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1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夏天是筍子的產季,炎熱的夏天來一道涼拌竹筍沙拉或竹筍湯,清甜又消暑,是許多民眾愛吃的料理。日前媒體報導指出有民眾吃了竹筍後出現了過敏及呼吸不順的現象,經了解是因為竹筍只煮了10多分鐘便食用。但讓人十分不解,竹筍是蔬菜怎麼會中毒? 到底該煮多久才不會中毒呢?含氰配醣體 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簡稱過動症)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生理疾病,在臺灣的盛行率已達5-7%。醫學界對ADHD的研究報告很多,過去主要已知的危險因子包括神經傳導物質分泌異常、遺傳及腦傷等,造成神經精神徵候主要有,「過動」、「衝動」與「不專心」這三大核心症狀。中央研究院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行政院林萬億政務委員8月13日邀集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衛福部及農委會就近期各界對於雞肉產品標示之疑慮,召開肉品標示管理協商會議,會中就進口及國產雞肉標示規範,各單位已取得共識,將強化管理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並有相同之規範供業者依循。惟考量業者執行須有調適期,將由衛福部採鼓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4歲蔡同學,把握大學畢業前夕與朋友相約爬合歡山,想挑戰人生第一座百岳,雖平時有運動習慣,但卻因沒事前適應高度變化,在快速攻頂途中,出現呼吸喘、頭痛、頭暈、全身無力等高山症症狀,所幸同行的朋友攜帶出發前先至醫院開立的高山症處方用藥,給蔡同學服用,才順利緩解症狀。亞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