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近日中南部大雨,為原本告急的水庫進帳了不少,但大雨過後又恢復以往的炎熱天氣,尤其越接近夏天,空氣就越潮溼、悶熱,使得溼疹病患人數增加,中醫師鄭愛蓮指出,夏季受到「外溼」的環境影響,讓原本已有嚴重「內溼」的病患無法順利代謝掉體內的廢物和溼氣,而反映在皮膚上,形成嚴重溼疹,如此反覆惡性循環。


目前受到疫情3級警戒的影響,多數人待在家中遠距上班、上課,悶熱的天氣讓人忍不住整天吹冷氣,加上吃得多、動得少,體內代謝廢物未正常排出,因此加重溼疹患者的病情。鄭愛蓮建議,每天至少要有1、2小時不吹冷氣做運動,達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再用毛巾把汗水擦乾,並立刻去沖洗,因為汗水內含許多代謝廢物,不立即清洗會讓皮膚發癢。


由此可知,對付溼疹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清潔,鄭愛蓮提到,可以用肥皂快速清洗患部並擦乾,再擦上中藥材萃取的外用藥膏,如有傷口不敢清洗,也可交由醫護人員指導方法,達到止癢和修復效果,同時搭配內服中藥調理體質。溼疹患者的體質通常多為溼熱且脾胃升降功能差,初期多以清熱、濾溼、健脾、止癢等藥物治療,待溼氣改善後,再用補脾利溼、強化肝氣疏泄、補元氣的藥物,通常約3到6個月可恢復好轉,全身性溼疹的患者則需要半年至1年的調理。


鄭愛蓮最近收治1名國中剛畢業的女學生,因全身性溼疹及異位性皮膚炎困擾,前來門診求助,鄭愛蓮表示,該名患者從5、6歲起就有溼疹伴隨異位性皮膚炎,全身四肢、軀幹和臉部滿是病灶,問診時,可明顯看出紅腫、水泡,甚至出水潰爛。後來經由中醫內服水藥及藥粉、外用中藥清潔劑和藥膏,耐心治療約3個月後已改善大半,不再有紅腫和出水潰爛等現象,但仍會出現乾癢、脫屑,主要是因為毛細孔開合功能失調尚未完全恢復,須持續治療。


除了皮膚狀況好轉之外,女學生的體重也從70多公斤減了10多公斤,期間並沒有刻意減少飲食,而是代謝逐漸恢復正常所致。女學生對此非常開心,更加認真配合用藥、控制飲食和作息,包括不吃炸物、零食、海鮮、牛肉、生冷的飲料和瓜果類。而無糖茶和咖啡也都盡量避免,因體內的廢物是仰賴滲透作用排出,而這類飲品和白開水的滲透壓不同,會影響身體代謝的效率。


鄭愛蓮提醒,當溼疹看似好轉時,仍應按療程進度持續調理,直至代謝正常,否則仍有高復發機率。在這個階段會同時做飲食訓練,配合醫師的指示,第1天先嘗試1種喜歡的禁忌食物,例如鮭魚,食用量為2到3口淺嚐即止,而後3天都不能再吃禁忌食物,先觀察身體有無不適的反應,若沒有反應則表示身體已經能正常代謝該食物,接著再進行下1種禁忌食物的訓練,依此類推,直至恢復正常飲食,代表已是身體已回復健康的狀態,成功告別溼疹了。


更多NOW健康報導
▸脈衝光不只用來改善皮膚問題 還可以治療缺油型乾眼症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不少長年飽受慢性或頑固性疼痛所苦的患者,為緩解其疼痛,經醫師評估後,會視病況開立貼片劑「吩坦尼(Fentanyl)」,除此之外,它也被廣泛使用在麻醉、加護病房、止痛與無痛內視鏡檢查上,藥效長達72小時,是一種經皮膚吸收的類鴉片止痛劑。吩坦尼應用範圍廣 屬二級管制藥品食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天氣高溫病菌容易滋長,若吃下半生不熟的食品,當心沙門氏桿菌等引起的食品中毒!一位主婦因為冰箱壞掉,把剩餘的食品拿給6歲的女兒吃,導致孩子感染沙門氏桿菌,因而高燒不退、上吐下瀉、持續腹痛數日,須住院治療。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無論是居家飲食或出門外食,都有可能感染沙門氏桿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如果不好好復健的話,關節的活動度可能會受影響喔!」75歲王伯伯在開刀置換左膝人工關節之後,原本不太敢活動,但聽了醫師的建議之後,開始透過「關節活動器」協助復建。術後疼痛主要是因為關節沾黏嚴重,使活動角度受限,患者怕痛就更不敢動。但醫師建議,患者術後越早開始運動,復健效果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多少運動量有助於老人更長壽?《英國醫學期刊》一篇分析8項研究含括3萬6千人的論文指出,每天輕量活動258分鐘,比起只有200分鐘的人,死亡風險可降40%,這些活動如洗碗、園藝和在家走走等。挪威體育科學學院教授Ulf Ekelund指出,對於無法做中強度活動的老人,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