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遠距上班上課宅在家吹冷氣 吃多動少皮膚癢溼疹來報到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近日中南部大雨,為原本告急的水庫進帳了不少,但大雨過後又恢復以往的炎熱天氣,尤其越接近夏天,空氣就越潮溼、悶熱,使得溼疹病患人數增加,中醫師鄭愛蓮指出,夏季受到「外溼」的環境影響,讓原本已有嚴重「內溼」的病患無法順利代謝掉體內的廢物和溼氣,而反映在皮膚上,形成嚴重溼疹,如此反覆惡性循環。


目前受到疫情3級警戒的影響,多數人待在家中遠距上班、上課,悶熱的天氣讓人忍不住整天吹冷氣,加上吃得多、動得少,體內代謝廢物未正常排出,因此加重溼疹患者的病情。鄭愛蓮建議,每天至少要有1、2小時不吹冷氣做運動,達到微微出汗的程度,再用毛巾把汗水擦乾,並立刻去沖洗,因為汗水內含許多代謝廢物,不立即清洗會讓皮膚發癢。


由此可知,對付溼疹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清潔,鄭愛蓮提到,可以用肥皂快速清洗患部並擦乾,再擦上中藥材萃取的外用藥膏,如有傷口不敢清洗,也可交由醫護人員指導方法,達到止癢和修復效果,同時搭配內服中藥調理體質。溼疹患者的體質通常多為溼熱且脾胃升降功能差,初期多以清熱、濾溼、健脾、止癢等藥物治療,待溼氣改善後,再用補脾利溼、強化肝氣疏泄、補元氣的藥物,通常約3到6個月可恢復好轉,全身性溼疹的患者則需要半年至1年的調理。


鄭愛蓮最近收治1名國中剛畢業的女學生,因全身性溼疹及異位性皮膚炎困擾,前來門診求助,鄭愛蓮表示,該名患者從5、6歲起就有溼疹伴隨異位性皮膚炎,全身四肢、軀幹和臉部滿是病灶,問診時,可明顯看出紅腫、水泡,甚至出水潰爛。後來經由中醫內服水藥及藥粉、外用中藥清潔劑和藥膏,耐心治療約3個月後已改善大半,不再有紅腫和出水潰爛等現象,但仍會出現乾癢、脫屑,主要是因為毛細孔開合功能失調尚未完全恢復,須持續治療。


除了皮膚狀況好轉之外,女學生的體重也從70多公斤減了10多公斤,期間並沒有刻意減少飲食,而是代謝逐漸恢復正常所致。女學生對此非常開心,更加認真配合用藥、控制飲食和作息,包括不吃炸物、零食、海鮮、牛肉、生冷的飲料和瓜果類。而無糖茶和咖啡也都盡量避免,因體內的廢物是仰賴滲透作用排出,而這類飲品和白開水的滲透壓不同,會影響身體代謝的效率。


鄭愛蓮提醒,當溼疹看似好轉時,仍應按療程進度持續調理,直至代謝正常,否則仍有高復發機率。在這個階段會同時做飲食訓練,配合醫師的指示,第1天先嘗試1種喜歡的禁忌食物,例如鮭魚,食用量為2到3口淺嚐即止,而後3天都不能再吃禁忌食物,先觀察身體有無不適的反應,若沒有反應則表示身體已經能正常代謝該食物,接著再進行下1種禁忌食物的訓練,依此類推,直至恢復正常飲食,代表已是身體已回復健康的狀態,成功告別溼疹了。


更多NOW健康報導
▸脈衝光不只用來改善皮膚問題 還可以治療缺油型乾眼症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惡化快 荷爾蒙合併療法帶來福音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台灣醫級邦——華人醫療保健自媒體平台

相關推薦

安心好孕:江守山醫師教你遠離毒素,健康受孕、養胎、坐月子 ﹝台北訊﹞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表示,國人普遍都已經有飲食、居家應該遠離毒素的觀念,也時常遇到對飲食和環境最敏感的孕產婦向他詢問如何選擇。他從腎臟科專科醫師的「防毒」觀點,提醒大家注意現代飲食與環境毒素對孕產婦、胎兒和嬰兒健康的影響。江守山說,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戴奧辛雞蛋事件讓民眾對雞蛋特別敏感,日前就有一則有關吃雞蛋中毒的影片,指出用水清洗後的雞蛋會變質,而且蛋黃會散掉,還發出腥臭味,吃這種雞蛋就會中毒;營養師指出,因為雞蛋外殼會有一層薄膜,若是用水將這層薄膜洗掉,會有細菌入侵。 雞蛋殼沒有密閉會呼吸 營養師林佳靜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健保有條件給付C肝口服新藥,今年1月24日起跑,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上網登錄且核准用藥人數,遠不如預期,達成率僅六成多,開業診所廖朝聖醫師認為,原因在於開放條件過於嚴格,至診間詢問的病患眾多,但能夠符合資格者,卻少之又少,「一定得是病情嚴重,才能用嗎?」 健保第一階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少人會趴在桌上睡午覺,一覺醒來,不是手發麻就是腳發麻,但是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過,卻有人出現腳趾發麻的症狀一直都好不了。醫師提醒,腳趾發麻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神經受傷,最好是及早就醫檢查,才能對症治療。 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圜叡表示,腳會麻的原因很多,最常見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