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遠距醫療 偏鄉、老年人救命丹

遠距醫療 偏鄉 老年人救命丹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不僅面臨人口快速老化,也面臨現代社會獨居人口急遽上升的問題,照護需求模式被迫改變。「遠距醫療、智慧救心」即是因應而起的趨勢,遠距醫療不再只是隔空了解病人的病痛,醫師們在獲得這些生理或儀器訊號之後,更可以針對重要的病情提早處理。

死亡風險增加 遠距照護更安全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黃姍惠醫師收治的64歲呂先生,本身罹患心臟衰竭,洗腎已超過5年。日前因致命性心室顫動突然發生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經亞東醫院心臟科團隊緊急搶救後,幸運救回來。

呂先生病情穩定後接受植入性體內去顫器,因本身洗腎,易電解質不平衡,住院中曾因鉀離子過低,誘發心室顫動,一天內經 9次ICD電擊, 再度搶救回來。研究報告指出,由於ICD電擊次數越多,死亡風險將會增加,因此醫師強烈建議呂先生出院返家加入醫院「心臟電氣生理遠距醫療中心」(以下簡稱「遠距中心」)的遠距照護, 以達更有效率及安全監控。

跳脫傳統門診 遠距醫療助偏鄉

亞東醫院心臟電氣生理遠距醫療中心莊文博主任表示,遠距醫療服務包羅萬象,包含:2004年成立安心照護中心,利用電話傳輸心電圖,前瞻性的照護模式,為國內遠距醫療之先驅。2014年「健康+」藉由雲端血壓計和手機健康軟體,讓高血壓患者積極參與血壓控制,亦可以在病患看診時提供相關數據給醫師,作為重要參考資訊。

亞東醫院心臟電氣生理遠距醫療中心莊文博主任表示,由於遠端監控醫療,相當於將醫療服務的觸角延伸到既有的傳統門診醫療之外,對於病人而言更是得到更多額外照護,與3到6個月定期回診檢查相比,可說是更密集有效的保護。呼籲民眾,可與團隊討論並加入遠距照護,透過遠端監控及雲端,管理這些高風險族群,除了能提供更密集的監控外,還能改善照護品質及預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9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美味的秋蟹季來臨!許多饕客早已做足準備享用螃蟹大餐,但甲殼類海鮮尤其是螃蟹,對於易敏體質的族群來說,若不忌口容易引發過敏反應,造成皮膚出現紅疹凸起,嚴重更可能導致休克!這是因為螃蟹富含易導致過敏的原肌凝蛋白(tropomyosin),或是海鮮裡的組胺酸(Histidi...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醫師,我的頭好暈,感覺整間房子與周遭事物都在旋轉……」這是許多患者看診時描述的症狀,臨床上眩暈症狀很常見,但梅尼爾氏症不只眩暈發作時猶如天旋地轉,若加上耳鳴、耳悶、耳脹等,更是特別難受。 梅尼爾氏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許多人因為工作壓力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心跳異常加速很可能是危險疾病的預兆!埼玉醫科大學綜合醫療中心急救科教授輿水健治醫學博士說,雖然知道脈搏加速是因為緊張或壓力,但若經過休息或是夜晚就寢前,心臟又開始加速跳動,代表身體可能潛藏著危險的疾病,必須多加留意。一出狀況很可能會攸關性命,因此必須從平常定時接受健康檢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痛到想撞牆、剖開腦袋」依流行病學推估,全台高達200萬人偏頭痛,以20至50歲女性居多,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甚至有人痛到在地上打滾,至醫院掛急診,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暨部立基隆醫院副院長陳韋達表示,疫情期間,長期緊盯螢幕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