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遠離寒流威脅 學7招,避免心疾、中風發作....家有老人、三高者特別注意!

遠離寒流威脅 學7招,避免心疾 中風發作....家有老人 三高者特別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近日氣溫驟降,當溫度變低時,血液濃稠度就會增加、血壓容易不穩定,易致血液在血管內凝固機會,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衛生局呼籲民眾一定要加強保暖,如果民眾突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症狀,應該要儘速就醫。

 據103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分別位居之第2、第3及第8名,佔死亡百分比近四分之一。而若有高血壓的患者,如未按時服藥,血壓控制不良者,及飲食無節制,尤其暴飲暴食者,更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老人、三高者 寒冬保暖措施更不可少

呼籲長者及三高、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民眾,應多注意飲食、運動及氣候變化,外出時做好保暖措施,控制血壓、血脂及血糖於正常範圍,減少誘發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而臺北市衛生局也曾傳授民眾禦寒保健措施:

1)注意保暖/不論半夜起床上廁所或是早上起床,記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再進行活動。隨時保持全身血液循環順暢,保暖衣物可別少。

2)均衡飲食習慣/勿太鹹、太油,少吃高膽固醇東西,避免刺激性食物。三餐勿吃太飽,多吃蔬菜水果、雜穀食物,預防便秘,避免排便時用力。

3)維持規律運動/避免深夜或大清早出門運動,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並建議長者結伴運動,且先暖身。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應立即停止。

4)定期監測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另每日早上起床1小時內測量血壓及服藥。

5)正常生活作息/充足睡眠與休息,以增加抵抗力,不過量飲酒及避免突然用力、緊張、興奮、激烈運動等。

6)不抽菸/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鼓勵吸菸民眾要立即主動戒菸。

7)泡湯提醒/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泡湯時間勿超過15分鐘,泡湯後勿太快起身,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以免心臟負荷不了,易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常聽到中醫「三伏貼」可以抗敏,但你知道盛夏的三伏天為什麼是最適合改變過敏的好時機嗎?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雖然臨床上秋冬過敏就診的人數較多,但其實過敏之所以在秋冬症狀加劇、頻率增加,可能是夏季錯誤行為累積而來。 夏季3NG行為   恐增...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 今年在彰化首例日本腦炎!51歲男性6月26日至27日陸續出現身體不適、發燒、嘔吐及腹瀉等症狀,後因頭暈、嗜睡情形就醫並收治住院,經通報檢驗於7月4日確認感染日本腦炎,目前患者意識清楚住院治療中,同住及工作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 各年齡層均有機會感染 應嚴謹防蚊措施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42歲男性吃完早餐後突然頭痛、左側肢體乏力,經電腦斷層檢查後顯示右側腦出血,患者於2天後施行立體定位引流血塊手術,5天後再追蹤電腦斷層時己明顯有縮小許多。患者經後續復健,右側肢體肌力恢復6至7成左右,雖有輕微肢體麻木但能緩慢行走。 出現肢體無力、頭暈頭痛症狀可能...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35歲的陳先生在科技公司擔任高階主管,收入不錯且穩定交往中,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但愈來愈高的髮際線讓他相當困擾。在朋友建議下,他嘗試接受機器人植髮手術,經過多次諮詢與配合醫師的治療,終於在8個月後長出頭髮,也找回勇氣與自信。 壓力、作息、吸菸都可能讓掉髮狀況惡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