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適量飲酒有助於促進大腦認知能力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如果你習慣在晚餐時喝杯雞尾酒,享受一下愜意時光,那很棒。因為根據最新研究,對中老年而言,適量的飲酒可以增強認知功能。而所謂適量的飲酒,是指女性一個禮拜少於八杯,男性少於15杯而言。

然而,曾經有篇研究發現,酒精終究對身體有害,無論是多少量,無論是啤酒或是紅酒、白酒,對整體身體健康都不好。這篇研究發現,對15歲到49歲的人來說,酒精是主要造成人早死的主因,占了早死原因中的1/10。

神經醫學科醫師李察艾薩克森先生(Dr. Richard Isaacson)表示:[我們確定的是喝太久會傷害你的大腦。但我們比較不確定的是,如果只喝一點酒,會對身體好,或者都不喝酒會對你比較好,這是我們不確定的。目前為止,有各種不同結論的研究,我不認為現在是下定論的時候。]

這篇發表在JAMA期刊的研究,分析了兩萬多份受試者的身體健康。這些人都是年紀大約62歲的白人。結果發現,有喝少量酒的老年人,反而有比較好的記憶力、單字運用能力。有趣的是,同樣的結果卻在黑人身上看不到,這可能代表酒精在不同種族的人類身上有不同的作用。不過,艾薩克森教授表示,喝酒的習慣跟社經地位以及其他文化因素有關,所以很難從這個研究結論就得出酒精在不同人種上扮演的角色是不是有生理上的影響。

適量飲酒有助於促進大腦認知能力

艾薩克森教授表示,在他的阿茲海默症防治中心對於不同病患,他會給予不同的飲酒量建議。總體而言,他建議女性一禮拜要少於四到六杯的酒,男性則10到12杯。不過,這不是絕對的結論。因為,飲酒量多寡跟一個人的體重,或這個人過去有沒有酒精濫用的習慣有關。

並且,他特別強調,喝酒的重點不僅是[喝多少],以及[喝了什麼酒],更重要的是[何時喝],以及[如何喝]。他舉例說,像是晚上五六點時,搭配晚餐喝一杯酒,比空腹又在深夜喝兩三杯酒來得好。因為酒精會干擾睡眠,讓人增加失憶的風險。

另外,專家們也特別強調,如果過去你就沒有喝酒的習慣,千萬不要以為酒精會增加認知功能,反而開始喝酒。因為,酒精仍是會導致一些癌症的發生風險。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2020/06/29/health/alcohol-cognitive-improvement-wellness/index.html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混打」議題正夯,國內包括台大、長庚等大醫院也正啟動AZ+莫德納混打臨床試驗中,但國外早有實證的AZ+BNT混打模式,現在有希望早一步開放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鬆口,表示國際間有公信力的實證資料也是重要參考,AZ+BNT混打不一定要在國內重複做試驗...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趨緩,全國在三級警戒滿二個月以後,7月26日出現降級的機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下午主持疫情記者會時,也被發現剪了頭髮、變得較有朝氣,對此,陳時中笑說頭髮是煩惱絲「把它剪得少一點」看煩惱、疫情會不會變得比較少。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國內新增...

閱讀詳情 »

對於下定決心要植髮的髮友來說,最怕的就是「植髮失敗」了!縱使是擁有千例手術經驗的澤林毛髮團隊,偶爾還是會遇到手術效果不如預期的狀況。本篇文章就來告訴大家,什麼樣的狀況會讓植髮效果較差、以及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   ▋ 狀況一:落髮面積大、後枕部毛囊數不足 隨著雄性禿持續進展,落髮的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高端疫苗日前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專家審查EUA(緊急使用授權)、獲准「專案製造」不過到底民眾哪時候可以接種、疫苗產量有多少以及安不安全,引起各界討論。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小組召集人李秉穎近日接受媒體訪問表示,這一週將會開會討論。若有要加入「混打」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