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適量飲酒有助於促進大腦認知能力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如果你習慣在晚餐時喝杯雞尾酒,享受一下愜意時光,那很棒。因為根據最新研究,對中老年而言,適量的飲酒可以增強認知功能。而所謂適量的飲酒,是指女性一個禮拜少於八杯,男性少於15杯而言。

然而,曾經有篇研究發現,酒精終究對身體有害,無論是多少量,無論是啤酒或是紅酒、白酒,對整體身體健康都不好。這篇研究發現,對15歲到49歲的人來說,酒精是主要造成人早死的主因,占了早死原因中的1/10。

神經醫學科醫師李察艾薩克森先生(Dr. Richard Isaacson)表示:[我們確定的是喝太久會傷害你的大腦。但我們比較不確定的是,如果只喝一點酒,會對身體好,或者都不喝酒會對你比較好,這是我們不確定的。目前為止,有各種不同結論的研究,我不認為現在是下定論的時候。]

這篇發表在JAMA期刊的研究,分析了兩萬多份受試者的身體健康。這些人都是年紀大約62歲的白人。結果發現,有喝少量酒的老年人,反而有比較好的記憶力、單字運用能力。有趣的是,同樣的結果卻在黑人身上看不到,這可能代表酒精在不同種族的人類身上有不同的作用。不過,艾薩克森教授表示,喝酒的習慣跟社經地位以及其他文化因素有關,所以很難從這個研究結論就得出酒精在不同人種上扮演的角色是不是有生理上的影響。

適量飲酒有助於促進大腦認知能力

艾薩克森教授表示,在他的阿茲海默症防治中心對於不同病患,他會給予不同的飲酒量建議。總體而言,他建議女性一禮拜要少於四到六杯的酒,男性則10到12杯。不過,這不是絕對的結論。因為,飲酒量多寡跟一個人的體重,或這個人過去有沒有酒精濫用的習慣有關。

並且,他特別強調,喝酒的重點不僅是[喝多少],以及[喝了什麼酒],更重要的是[何時喝],以及[如何喝]。他舉例說,像是晚上五六點時,搭配晚餐喝一杯酒,比空腹又在深夜喝兩三杯酒來得好。因為酒精會干擾睡眠,讓人增加失憶的風險。

另外,專家們也特別強調,如果過去你就沒有喝酒的習慣,千萬不要以為酒精會增加認知功能,反而開始喝酒。因為,酒精仍是會導致一些癌症的發生風險。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2020/06/29/health/alcohol-cognitive-improvement-wellness/index.html

相關推薦

【記者 邱兆衡/台北 報導】有位53歲的羅先生,平時從事藍領工作,育有一雙子女的他,更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某天下班回家,突然感覺雙腿無力跌坐地上,想要撐起身子發現下半身一點知覺都沒有,家人見狀後緊急將他送往急診。一開始都以為是工作上出力不慎造成脊椎受傷,沒想到經過抽血及其他相關檢查後發現,他的攝護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還沒點頭同意開放「混打」疫苗,卻傳出台中有5名打了AZ疫苗的長者利用地方快打站沒連線健保系統的漏洞,硬是闖關注射了莫德納疫苗當第2劑,健保署今(15)日出面澄清,強調疫苗施打紀錄全部存放在疾病管制署NIIS系統的資料庫中,並未存於健保系統;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期間,新型菸害悄悄入侵年輕世代了嗎?董氏基金會今(15)日揭露,接獲有家長來電投訴,發現孩子的同學竟然有一種「電子煙與加熱菸」2合1的新型菸品。董氏基金會認為,全因去年底政府轉向「一開(加熱菸)一禁(電子煙)」的政策,現在馬上就出現2合1產品,顯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