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避免產後憂鬱症 產婦該如何坐月子?

避免產後憂鬱症 產婦該如何坐月子?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產後照護:坐月子期-月子做得好 美麗免煩惱

『坐月子期』指的是術後一週至一個月的時間,屬產後照護第二階段。

傷口照護須知

「坐月子期」的階段,是傷口癒合的關鍵期。這時傷口的表皮已開始修復,外表看起來似乎癒合了,實際上,下層的皮膚還是很脆弱。因此仍建議媽咪們持續使用濕式水凝膠敷料。

於此階段使用有以下好處:

.避免衣服與傷口產生摩擦,破壞新生表皮細胞。

.可以讓覆蓋住的傷口降低疼痛丶搔癢丶攣縮等感受。

.可給皮膚—個下壓力道,使表皮細胞生長時排列得更整齊,傷口更為平整。

原則上,在使用濕式敷料時,建議術後第1-3天,每日更換,之後隔3天換—次。使用過程中,也需注意滲液量,並由醫師評估後使用。

如遇以下情形,便建議盡快更換敷料:

.當敷料中間水膠,因吸收滲液而膨脹,敷料變白色或碎裂結成小塊狀膠體時。

.當外層薄膜邊緣捲翹起時。

提醒媽咪們避免產後憂鬱症 產婦該如何坐月子?

在黏貼敷料前,建議將皮膚上毛髮去除,增加敷料服貼度;同時,也須避免使用乳液類產品於皮膚上,以免黏貼不牢。

產後健康叮嚀

在「坐月子期」,對於大多數媽咪們來說,可謂是脫離學生時代後,最像放長假的—段日子0除了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照護傷口、適應全新育兒生活,也可養成好習慣,每日做做運動,加速身體的恢復!以下推薦兩種簡單的運動方式:

「抬腿運動」:促進腹肌骨盆肌肉收縮,幫助子宮復原

.平躺仰臥,雙手輕鬆平放兩旁。

.—腳稍稍彎曲減輕腰部壓力,另—腳向上抬起約45度(切勿勉強舉至90度),再輕輕放下。

.每次左右腿各輪流5次。

「膝胸運動」:利於恢復子宮位置、避免腰酸背痛

.雙膝跪立分開,與肩膀同寬。

.上身俯臥,胸部盡量貼近地面,雙手交叉放在頭的兩側。(每次持續時間可由1分鐘慢慢增加至10分鐘)

當然除了運動以外,均衡飲食也是不可或缺的。對於剖腹產媽咪來說,飲食中應多加攝取「鐵質」、「蛋白質」等營養,以補充生產過程以及子宮內膜脫落所流失的血量。此外為幫助傷口癒合,也需多加補充維他命A維他命C;在坐月子的階段,也可用適量麻油丶米酒水來調理補湯。

在傳統習俗中,產後媽咪不能吃水果,但只要避開過寒類水果改D:蘋果丶芭樂、葡萄丶櫻桃等,都還是可以適量食用。在蔬菜的部分,料理時可加入麻油丶薑絲料理,改變食材特屈使之較溫和適合食用。

媽咪打氣小站

相信媽咪們都聽過所謂的「產後憂鬱症」。雖說產後的情緒低落,是孕婦們普遍常見的 產後經歷,但若不加以重視這些情緒變化,嚴重時就可能演變成產後憂鬱症。

簡單自我檢測

產後憂鬱症多半好發於產後4週內,通常症狀可能持續到數個月。以下提供五個面向清襄媽咪們可簡單自我檢測:

(1)生理面:莫名威到頭痛、胸悶、暈眩等,或在飲食上有障礙,食量大增或大減。睡眠品質不佳,常被嗜睡丶失眠、做惡夢等困擾

(2)情緒面:憂鬱、情緒低落丶脾氣暴躁。

(3)想法面:常透露負面丶消極的想法,對自己有罪惡咸或無價值咸。

(4)動機面:缺乏活力,連對原本喜歡的事物也失去興趣。

(5)行為面:因注意力、記憶力減退,行動變得拖泥帶水,顯得懶散而不想動。

若以上症狀持續超過2週,建議媽咪們應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與診斷

同時建議媽咪們在「坐月子期」這段時間,多多出外運動或活動,可以有效提升正面情緒,讓產後憂鬱得到緩解。

(本文摘自健康醫療網剖婦產衛教手冊 

諮詢醫師/專家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郭安妮醫師

中山醫院營養組組長 林素貞營養師

聯合心理諮商所資深心理師 林芯伃醫師

臺大醫院娟產部主治醫師 陳舒儀心理師)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0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1名10歲男童阿嘉,媽媽從小就覺得他的小雞雞比較短,不過在1歲前的疫苗接種時,經兒科醫師檢查過都表示正常,因此也就不特別在意。隨著年紀增加,阿嘉的體重也隨著良好的食慾快速上升,每天大吃大喝、毫不克制的結果,這1年來整個人胖了1圈,不僅肚子變得圓滾滾的,洗澡時發現小雞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沒投資就沒健康!」健保負擔年年上漲,福和會3日召開健保國是會議,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健保費率要漲的決心。不過包含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籌備會等5大團體會後呼籲,健保要大改革,應重新評估健保會組成代表,並改善醫療環境善待醫療人員,以及長照及全責照護應規劃獨立健保,籲請政府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水痘」復發全家染病!1名才剛出生未滿周歲女嬰,就差幾天可以打水痘疫苗,沒想到家長突然發現小孩高燒不退,身體漸漸出現紅疹,由於家住離島,臨床醫師擔心可能是水痘,疾病惡化恐怕誘發併發症,建議回台灣治療,但天氣因素發病第4天才抵達台灣醫院,詢問下才發現,父親在女兒染病前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知名藝人小鬼因主動脈剝離在家不幸離世,這類心血管疾病往往突然發生,若不幸發病該如何治療?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永在表示,主動脈剝離的部位決定了治療方針,主動脈剝離的治療分成手術與藥物治療,其中手術常會採取複合式手術,不過因為主動脈剝離的臨床症狀及治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