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喝咖啡、濃茶 恐使痛風發作

愛喝咖啡 濃茶 恐使痛風發作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黃伯伯是一位60歲的退休教師,因長期喜愛內臟類、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某日忽然手指關節與踝關節紅腫、雙腿無力,痛到不能走路,就醫後發現急性痛風發作,黃伯伯抽血後發現血液中尿酸值甚至大於13mg/dl(標準值為7mg/dl以下)下。 

原發性痛風好發肥胖、大量飲酒者

痛風與飲食、作息、遺傳體質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秦僑慧指出,原發性痛風較好發於肥胖者、大量飲酒者、有痛風家族病史或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合併症伴隨著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屬遺傳性疾病。

防痛風 日常飲食記得注意5點

而繼發性痛風可由腎臟病、血液病及藥物、飲食、習慣等多種原因引起發炎、疼痛產生;臨床常見好發小關節處,如手指、腳指處紅腫,於抽血可發現血清中尿酸值升高,臨床常見合併症為高尿酸血症,易引起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導致反覆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秦僑慧護理師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上,飲食需注意以下5點,預防痛風發生: 

1、減少攝取這類食物

少量攝取普林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家禽肉類及菜花、菠菜、豆類、龍鬚菜、蘑菇等。 

2、限制飲食中蛋白質的含量

蛋白質攝取過多時,可使尿酸的形成增強。控制於每日每公斤體重不應超過1克蛋白質。 

3、增加維生素B1和C

大量的維生素B1和C能促進組織內淤積的尿酸鹽類溶解。 

4、多鹼少酸食物

少吃或忌食酸性強的食物,如醋、楊梅等,使尿酸在酸性環境中容易結晶析出,在鹼性環境中容易溶解。 

5、少吃刺激性食物多飲水

忌用興奮神經系統的酒、濃茶、咖啡。醋、蔥、薑、蒜等辛辣調味品均應限制,每天建議攝取約2000~3000毫升水分,稀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並增加尿酸鹽的排泄。 

秦僑慧護理師呼籲,有家屬史民眾也不用驚慌,雖然有家屬病史,但能正確了解痛風相關內容,並注意飲食預防,一樣能不免受疾病所苦,享受正常快樂的人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04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家一定被「大統假油」食安問題事件搞的心驚驚的吧...植物油比動物油好,多吃無害?真的是這樣嗎?相信在許多老饕的美食名單中,一定少不了古早味的<豬油拌飯> 早期社會家家戶戶都使用豬油料理食物,但現代人為了健康大多改用天然植物油如橄欖油等, 但是心血管疾病等現代病好像也不見得有減少的趨勢,這是為什麼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新北市驚見密醫!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接獲檢舉,位於板橋區國光路的某處民宅地下室,疑似有密醫涉嫌為民眾針灸。該局於9月27日配合檢警前往稽查,當場查獲未具醫師資格的劉姓負責人正在為2名民眾針灸,推估已有超過50位民眾受害。新北市衛生局指出,稽查同仁會同員警前往現場稽查時,就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大統黑心油事件爆發後,短短數天已造成社會嘩然,民眾議論紛紛。針對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藥物管理署將修正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規範,加重食品業者自主管理的責任,要求業者定期抽驗使用原料,強化食品業者自我品管及源頭管理。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針對大統長基公司油品摻偽假冒事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許多民眾夏天食慾不佳、冬天卻食慾大開,體重也隨之上升!有研究指出,氣溫變冷時,人體所需的熱量會增加,導致胃口變好、食慾增加,但活動力下降。專家表示,秋冬是一年中體重最容易增加的季節,以上班族來說,入秋後每位上班族平均增加2至3公斤。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劉燦宏表示,天氣變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